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走,到北京開店去!沙虎村500餘外出務工人員北京『淘金』
2006-06-16 12:47:2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王增偉 蘆偉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6日電『走,到北京開店去!』剛剛從北京回村的於艷彬正在親戚和鄰居家中『招兵買馬』。

  這裡是海林市海南鄉沙虎村,全村1200多個勞動力,外出打工的就有700多人,其中500餘人到北京『淘金』,開了80多家飯店、食品店和超市,具有一定規模的就有30多家,在當地被稱為『沙虎現象』。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沈玉女,朝鮮族,今年67歲,因做得一手好冷面而遠近聞名。聊起過去在北京創業的經歷,沈玉女記憶猶新。

  1985年的一天,北京的一個好朋友打電話說在北京有個老板請她做冷面師,月薪給到350元。在那個年代,350元對於沈玉女來說具有相當的誘惑力。她決定去闖一闖。

  一年後,沈玉女看出了經營飯店的一些門道,她決定自己開飯店。很快,只有八張桌子的『延吉冷面館』在北京開張了,47歲的沈玉女每天忙得腳打後腦勺,不到半年時間,她就還上了3.5萬元的借款。

  雪球效應帶富全村

  沈玉女外出半年就成了村裡的首富,鄉親們在羡慕之餘,心開始萌動。春節過後,十六個村民跟著沈玉女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不到一年,這些人又淘到了『金子』。村裡沸騰了,於是,親戚帶親戚,老鄉帶老鄉,一批又一批的村民們滾雪球般外出打工。

  紀洪偉是曾經連化肥都買不起的貧困戶。1994年,紀洪偉東挪西湊在親戚手裡借了6萬塊錢,帶著妻子到北京開了一家小吃店。剛開始,他們每天晚上營業到12點,四點鍾起床再忙活。經過十幾年的拼搏,現在紀洪偉已擁有兩個1000多平方米的飯店,資產700萬元,而70多名員工中多半是沙虎村人。

  沙虎人的明天會更好

  一個有2000人口、地處偏僻的小山村,為什麼能有幾百人到北京開起80多家店?記者來到了村黨支部書記馮殿學的家裡。

  馮殿學說,一是沙虎村外出打工的多是朝鮮族,很團結,在北京開飯店都用本村的人,出去一個人,就能帶走一批人;二是沙虎人有做廚師的手藝;三是沙虎人肯吃苦,一步一個腳印纔走到今天。

  談起村裡發生的變化,馮殿學興奮起來。現在外出務工人員一年能拿回上千萬元。去年人均收入達到4990元,這其中開飯店掙回的錢佔了一大半。每逢過年時,在北京開大飯店的鄉親們開著奧迪、沃爾沃、別克、桑塔納等各式各樣的小轎車回村,把村裡的整條大街都佔滿了。

  如今在外『淘金』的沙虎人已從單一的餐飲業向房地產開發、食品批發、空車配貨、美容美發、辦企業、搞裝修等領域拓展。沙虎人相信,他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