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欠薪傷了農民心 外出務工沒信心
2006-02-23 14:18:0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宗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3日電 近日,青岡縣昌盛鄉群力村的農民工高祥來信反映,他和村裡的農民為綏化市路橋公司的修路工程出勞務,可是路已修好一年多了,甲方撥付給路橋公司的工程款也早已全部到位,可是農民工的工資至今只兌現了30%。『欠薪』事件不僅影響了村民的生活,也削弱了他們繼續外出務工的熱情。『披紅戴花去務工,哪承想白搭了力氣!』

  2003年以來,群力村村委會積極動員村裡的農民外出務工,並派人走出去多方為農民工聯系工作崗位。2003年下半年,村裡人聯系到了一段修路的工程。這段路是綏化市至蘭西縣的公路,由綏化市路橋公司承建,其中的部分土方施工工程交給群力村農民乾。當時作為村委會成員的高祥成了直接勞務的組織者。

  高祥說,鄉親們踴躍報名外出務工,村裡為外出務工者披紅戴花,隆重歡送。

  按照修路工程的進度,最初村裡組織了30多人到工地乾活,後來工程量加大,該村260多人加入到工程隊伍。當時,綏化市路橋公司方面與該施工隊商定,農民工承擔綏蘭路的部分土方工程,工作時間為每天5時到19時,中午休息1小時,乾一天活兒給20元錢,伙食費自理。

  從2004年的4月至年底,農民們在施工的路段上風雨無阻,圓滿完成了施工方交給的任務,工程質量達到了驗收標准。2004年年底,綏蘭公路建成通車。

  施工期間農民工的伙食費都是農民工和群力村村委會墊付的,當時,綏化市路橋公司的領導答應農民工完工後將他們的工資一次付清。可是工程竣工通車很久,農民工的工資還是遲遲沒有音訊。高祥和幾位農民工找到綏蘭路的工程建設指揮部,得知該工程的所有資金已全部撥付到位,可欠260多名農民工的100萬工資卻拿不到手。『三年的還款計劃,俺們不敢信!』

  群力村現任村委會主任周殿臣和原村委會成員高祥說,施工期間村委會通過民間借貸的方式籌集一部分資金,一是先支付給部分生活有困難的農民工,二是墊付農民工的伙食費。整個施工期間,村委會為農民工墊付工資和伙食費18萬元,這筆錢直到道路通車,路橋公司也沒有支付。無奈之下,高祥領著幾位民工到有關部門反映情況,討要工錢。而綏化市路橋公司雖答應在2004年春節前將農民的工資還上,可是直到2006年春節之前,農民工纔拿到工資總數的30%。

  高祥等幾位農民給記者看綏化市路橋公司在今年1月19日給他們出具的『還款計劃』,上面寫著:『綏化市路橋公司2004年欠青岡民工隊高祥等民工費75萬元左右,由於公司2005年經營狀況不好,能夠索要回的工程款很少,計劃2006年春節前還給欠款總數的8%,第二次還款在2007年年底前還總數的42%,第三次還款2008年年底前還(總數)50%。特提出此還款計劃。』

  幾位農民氣憤地說,路橋公司這份還款計劃語義含混不清,即便按計劃還款,也在3年之後,這分明是在拖我們!『俺們想打工掙錢,但讓這事潑了冷水!』

  綏化市交通局是綏化市公路橋梁工程有限公司的主管單位,也是此次農民工工資的裁定者。1月25日,綏化市交通局的工作人員王秀峰受張副局長委托,向記者說明情況。他說,綏蘭路工程建設總投資加上工程的『不可預見費用』,已經撥付給綏化市路橋公司工程款接近5000萬元。

  日前,綏化市公路橋梁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某給記者打來電話,解釋農民工工資的情況,記者問既然綏蘭路工程的資金撥付到位,為什麼不先解決農民工的工資?他說過去欠了很多外債,需要償還。記者問這是不是意味著農民工的工資將沒有希望?他說已經給農民工寫了『還款計劃』。記者問這份『還款計劃』中說直到2008年纔還給農民工工程款是不是很荒唐?董沒有正面回答。

  群力村村委會主任周殿臣說,村裡人多地少,加上季節原因,一年能有半年閑;外出務工、發展勞務經濟的想法本來大家都很認可,但出了大把的力氣,錢卻拿不到手,這也讓村委會在村民中失去了信譽。

  據了解,春節後,那些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天天跑到村委會幾位成員的家裡要錢。現在再跟農民談外出務工的話題,他們直搖頭。農民被拖欠工資傷透了心,哪還有心思再想外出打工的事兒。

  莫讓欠薪絆住務工者的腳步

  農民工討薪,是個令人備感沈重的話題。乾了半年活兒,工資要了兩年,卻只要回三成和一張不可指望的『還款計劃』;按合同就該驗收交工程款,而甲方偏偏以天冷為借口拖著不驗收,拖著不給錢……想來這些『老賴』使用的都不是新鮮招數了,可是農民工們仍然無計可施,除了無助就是無奈。

  僱人家乾活兒,就要給工錢,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這麼簡單的事兒卻成了『老大難』。上述兩起欠薪事件中盡管『老賴』不同、招數不同,但有一點十分相似,那就是農民工在自己家門口被人『欺負』了,這對於剛剛試水的群力村農民來說,『第一次放飛就遇到下雨』,也許從此外出的腳步就停滯不前了。

  不管哪種類型的經濟都有一個環境問題。發展勞務經濟所需要的環境,工資的水平及其支付情況至關重要。因此,要健全、完善各種機制,把農民工工資當成一項硬指標,按照國家勞動部門規定的『施工企業在開工前要先交納一定數額的工資保證金』有關要求,給農民工可靠的保證,纔能發揮勞務經濟的擴張潛力和發展態勢。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