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9日電 曾40餘次來到中國,游歷過幾乎所有大中城市,但哈爾濱永遠是布羅夫心中真正的『家』。17日,當本報記者見到75歲的布羅夫時,這位高大的俄羅斯人熱情地伸出雙手:『我出生在哈爾濱,我們是「老鄉」。』
布羅夫·弗拉季連·格奧爾基耶維奇是俄羅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教授,同時還在國際儒學聯合會擔任理事一職。
『是命運的安排,使我的一生與中國、與哈爾濱結下了不解之緣。』老人用流利的漢語深情地回憶著,『1931年我出生在哈爾濱,當時我的父親是蘇聯駐哈爾濱領事館的外交官。我就出生在南崗區耀景街上的一座小樓裡。』布羅夫那雙深邃的眼睛裡噙滿了淚水,語調裡難掩心中的激動:『直到現在,我護照上的「出生地」一欄仍然寫著「中國哈爾濱」,我為出生在哈爾濱、為自己是哈爾濱人感到驕傲。』
此次隨俄中商業企業家協會來哈參加第17屆哈洽會,是布羅夫第三次『回家』,說起對『家』的感覺,布羅夫形容『既歷史又現代,既熟悉又陌生』。『哈爾濱很注重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城市裡原有的俄式風格建築、街路以及文化都保存得很好,一些曾見證了中俄友誼的建築也都被保留了下來,這些使我感到非常親切。就連我出生的那座小樓裡的木地板,仍和我記憶中的一樣,絲毫沒有褪色』,『同時,哈爾濱又是那麼現代,城市一年比一年漂亮』,布羅夫禁不住贊嘆,『哈爾濱發展和進步的速度令人驚嘆。作為東北亞的中心城市,近年來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
作為有著濃郁中國情結的學者,布羅夫說自己有責任向俄羅斯人民介紹當代中國,特別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加強哈爾濱與俄羅斯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當記者誠摯地邀請他要『常回家看看』時,布羅夫爽快地表示:『明年,哈爾濱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