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綏化『寒地黑土』引擎效應初顯 農民年增收2.4億
2006-06-22 08:00:5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宋心海 楊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2日電 綏化市傾力打造『寒地黑土』品牌,發展『寒地黑土經濟』,積極探索品牌帶動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目前,『寒地黑土』品牌效應已初步顯現,成為綏化農產品價格增長、結構調整和促進綠色食品產業昇級的新引擎。

  處於東北平原黑土地帶核心區的綏化市,資源豐富,生態優良,享有『中國優質大豆之鄉』、『中國綠色水稻之鄉』等稱號。長期以來,綏化市的農產品出售原字號產品多,初加工產品多,產業鏈短,經濟綜合收益指數不高,農民和財政的收入增長緩慢。2004年4月,綏化市委、市政府在對經濟現狀深刻剖析、對資源優勢重新審視和對持續發展理性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了『寒地黑土經濟』理念。

  兩年多來,這個市上下——心,以打造『寒地黑土經濟』為主線,用全新的理念和舉措傾力推進『寒地黑土經濟』發展,采取組建協會,搭建寒地黑土經濟發展平臺,建立寒地黑土標准體系,促進綠色食品整合,強化寒地黑土經濟『第一車間』,全方位抓好基地的標准化生產和管理,不斷放大基地規模,提高基地建設水平等一系列措施強力推進。

  中國(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聘請了國家農業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交部等35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組成顧問團,聘請了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莫納先生為國際經濟顧問,組織力量編輯出版了中國首部寒地黑土經濟論著——《中國寒地黑土經濟》。綏化市政府同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省綠色食品展中心聯手,在哈爾濱成功舉辦了以『寒地思土綠色食品經濟與農業競爭力』為主題的中國寒地黑土經濟論壇。目前,協會登記的團體會員102個,個人會員262人,會員企業資產達33億元;協會制定了《寒地黑土綠色物產產品標准》,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寒地黑土綠色物產質量標准管理體系。目前,已有60多家企業80多個產品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在哈爾濱設立了綠色食品展銷中心,在北京、上海、蘇州、蘭州等地建立了20餘家直銷店,初步形成綠色食品營銷網絡。去年,寒地黑土品牌被國家有關部門推介為中國知名品牌,今年,寒地黑土品牌被評為中國馳名品牌。寒地黑土商標已在美國注冊,今年上半年,寒地黑土產品分別打入了日本和美國市場。作為宣介寒地黑土品牌的主陣地中國寒地黑土網站,點擊人次已超過22萬。

  寒地黑土經濟起步伊始,就顯現出品牌在農產品價格增長中的強大作用。去年,綏化市供應基地農戶生產的農產品平均價格已高於同類產品價格0.10元/斤以上。據匡算, 2005年,綏化市實現綠色食品增加值50億元,佔農業增加值的43.8%。僅綠色食品「項,人均收入260元,佔全市農村人均收入的10%左右。靠品牌拉動的影響,平均每公斤糧食增收0.2元,全市農民增加收入總額達2.4億元。綏化市寒地黑土品牌產品已發展到8大類32個系列135個品種,寒地黑土綠色物產的加工鏈條和企業集群已擴展到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類、山特產和亞麻等各個產業。發展寒地黑土經濟帶動了結構調整和綠色食品產業昇級,圍繞玉米、大豆、水稻、馬鈴薯、亞麻、乳肉牛、生豬、大鵝等優勢產業構建了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等特色生產基地。在優質水稻主產區慶安縣和北林區,優勢大豆主產區海倫市,優勢玉米主產區肇東和青岡縣,分別建立了綠色食品產業開發帶。2005年末,綏化全市經國家認證的綠色食品種植面積913.6萬畝,總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去年,綏化市綠色食品產量達454.6萬噸,實現綠色食品總產值106.8億元。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