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6月24日電(記者曹 定 顏秉光)近年來,中俄雙方加強了界河和開放水域的基礎設施及支持系統的建設,雙方在水運等交通領域的合作不斷取得進展。2005年,中俄雙方界河水運完成貨運量115萬噸、客運量63.55人次,分別比2004年增長了15.2%和22.8%。
黑龍江省交通廳廳長段明山說,由『兩江兩河一湖』(包括額爾古納河、黑龍江、烏蘇裡江以及上源松阿察河和興凱湖)組成的界河已成為中俄的水上交通要道,它把中國黑龍江水系7200多公裡航道、俄羅斯阿穆爾河水系的6000多公裡航道和我國19座、俄方15座水運口岸聯在了一起。
俄方交通界代表之一、『列寧國家運輸設計所』股份公司列勃科維茨等人對雙方的合作表示滿意,他說:『近三年來,兩國通過水運的外貿貨物幾乎增加了2倍,運送游客和旅客增加了1.4倍,呈逐年上昇趨勢。』
『盡管中俄在公路、水運等交通領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要求還有差距,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國交通部副部長馮正霖告訴記者。
在界河航運的未來發展上,黑龍江省航務管理局副局長陳德濱提出:『界河的航運發展建設,需要中俄雙方本著互利互惠、平等協商的原則,密切配合,通力合作。』
為進一步拓展中俄界河航運的發展空間,我國交通部水運司副司長肖大選建議中俄雙方應共同研究編制中俄界河水運長遠發展規劃,把兩國各自的腹地作為一個大的經濟區域統一研究,要從界河航運的需求出發,整合界河上兩國的水運資源,探求互利互惠原則、共同發展兩國水運的思路。同時加強兩國航運企業間的合作,共同推進界河客運旅游業發展和江海聯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