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與狼共舞"——揭秘冰城緝毒警察鮮為人知的故事
2006-06-25 11:49: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5日電 這是一群總是身著便衣的警察;這是一群很少顯露真實面目的警察;這更是一群令『白色幽靈』聞風喪膽的警察!在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記者走近了這個蒙著神秘面紗的特殊群體——冰城緝毒警察,聽他們講述偵破毒品案件背後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毒窩臥底『與狼共舞』

  由於毒品犯罪隱蔽性高,沒有『內線』很難抓住他們的蛛絲馬跡。而『內線』大多是深入敵後、喬裝改扮的人民警察。為了搗毀一個販毒組織,『內線』們往往要打入毒窩,和狡猾的『毒鼠』斗智斗勇。哈爾濱市禁毒支隊三大隊的陸文(化名)由於身材瘦弱,和警察形象『有點距離』,屢屢被領導派去承擔臥底工作。

  臥底工作對於尋常百姓來說是新鮮、刺激、驚險,但對於一名緝毒警察來說,卻是一段『與狼共舞』的經歷。陸文說,在販毒團伙中臥底,危險系數可想而知,因為那些人一旦被擒就是死路一條穴我國《刑法》規定:販毒50克可判死刑雪。熟練使用販毒的『黑話』、『行話』,精通各種毒品特性、價格和吸食方法,對一切可能發生變故的應變……這些都是緝毒警察必備的能力。但最重要的,也是決定能否真正打入敵人內部的關鍵還是過硬的心理素質。

  2005年12月的一天,陸文奉命喬裝買家,前往五常市的一家酒店和毒販接頭。狡猾的毒販遲遲不出現,只讓他在賓館房間內等候。凌晨兩點,毒販突然敲開房門要『驗貨』和『談價』,陸文的搭檔由於緊張過度神色有些慌張,毒販立刻產生懷疑。機智的陸文洞察到這一信息後,利用熟練的『黑話』和『行話』巧妙地搪塞過去,雙方約好改日進行交易。

  但不到凌晨4點,毒販竟提著一包毒品徑直走向陸文所住房間。交易完成後,毒販笑嘻嘻地數著鈔票,其一出門就被民警掀翻在地。

  陸文說,臥底工作就像演戲,要和毒販比耐力、比智慧,任何一個細節上的疏忽都可能導致任務失敗。

  危險時刻『膽大心細』

  在常人眼中,緝毒警察是一個神秘的職業。但在神秘之外,禁毒斗爭中的危險性,也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已經走過近10年禁毒路的馬彥楠頗有感觸地說:『禁毒斗爭中的危險並不可怕,與販毒分子打交道,一定要膽大心細。只要我們提前做好准備,把前期工作做好做細,危險就可以降到最低限度。其實禁毒斗爭就是一場斗智斗勇的戰斗。』

  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馬彥楠奉命前去偵查販毒分子的藏身地點。當他跟蹤幾名販毒分子進入哈市道外區的一條小胡同時,嫌疑人突然不知去向。馬彥楠只能孤身一人走進胡同,邊走邊觀察周圍的情況。誰知道,就在馬彥楠快要到達胡同盡頭的時候,三名嫌疑人突然從旁邊的一個小房子裡出來,向著他迎面走來。這種情況下,哪怕一個眼神不對,馬彥楠就有可能引起嫌疑人的懷疑,從而讓這次行動前功盡棄。情急之中,馬彥楠拿出手機,假裝打電話約人,從容地和三名嫌疑人擦身而過,既沒有暴露身份,又成功地找到了嫌疑人的藏身地點。

  『通常情況下,犯罪嫌疑人一般不會主動對我們發起攻擊。但大多數毒犯也會隨身攜帶匕首甚至是槍支,因此和他們打交道只能是防患於未然,以防他們狗急跳牆。』馬彥楠頗有心得地說。

  如果說來自販毒分子的危險是可以預見的話,那麼吸毒人員所存在的危險性就難以預料了。這當中,最具戲劇性的故事就發生在馬彥楠的身上。在一次掃毒行動中,馬彥楠在與吸毒人員的接觸中不小心被他們用過的針頭紮傷。當時他也沒在意,後來在禁毒支隊的一次例行體檢中,馬彥楠竟被發現感染過乙肝病毒。『那你為何沒有感覺呢?』面對記者的提問,『嗨!醫生說我幸虧身體好,體內已經產生了抗體,不然早就躺下了。』

  深山鏟毒『苦不堪言』

  每年的六月初至八月末,一線的禁毒民警就要經常鑽山鏟毒。近日,哈爾濱市禁毒支隊三大隊的緝毒民警又向位於尚志的深山老林出發了。參與此次上山鏟毒任務的吳昊說,由於連日下雨,山中的積水很多,不一會兒,鞋子就濕透了。而如果踩到深淺不一的水窪中,鞋子就全都『灌包了』。剛上山時,還有條小路,不久路就沒有了,只能在昏暗的密林中穿行。抬頭望天,只有樹的縫細隱約看到『一線天』。雨中爬山,不時有人滑倒。上山時,必須緊緊抓住身旁的樹和蒿草纔能穩住。由於一整天衣服都是濕的,濕褲子貼到大腿上,一天下來兩條大腿內側被褲子磨出一道道的血印。可是不管怎樣難受,也不敢脫衣服,山裡有成群的大黃蚊子,一會兒就能把你的血吸乾。吳昊的一個同事在一次深山鏟毒行動中,在將脖子上圍著的毛巾拿下來擦汗的幾秒鍾,脖子後面就被叮了32個包。

  若想大小便那更是又痛苦又難堪,在便前必須抹上濃濃的香水,然後速戰速決,否則到晚上連坐下都困難。除了蚊叮,森林裡的『草爬子』也是很多。『草爬子』能導致森林腦炎,據說治愈率很低。『草爬子』專門往肉裡叮,一般是頭鑽到人體內吸血,發現它之後往外拽時頭就留在肉裡面。被『草爬子』叮過後,皮膚會騷癢、紅腫、疼痛。每天晚上回到營地時,每個民警身上都能抓到數十個『草爬子』。

  吳昊說,在進山鏟毒中,最可怕的還屬遭遇『地槍』。地槍是山裡的獵人用來獵捕熊和野豬之類大型動物的專用槍支,裝有炸子、鐵砂等,威力巨大。大型動物若被這種地槍打中,一槍就基本斃命,打中人的後果更是可想而知。緝毒民警王曉龍在山上查毒時,就曾經遭受過地槍的『偷襲』。6月初,禁毒隊和往常一樣,一大早就上山了。此時,他們誰也沒有料到即將遭遇的驚險一幕。突然,走在行進隊伍前的王曉龍,腳下碰到了一根線,他腦子裡迅速地一個閃念:不好,觸發了地槍!他一聲大喊:臥到!和王曉龍同組的4人迅速臥倒在地。只聽一聲巨響,他們的身後如同地雷爆炸。其他組的同志聞聽爆炸聲一陣緊張:這下完了,他們趟響了地槍!所幸,只有一個隊員後背的衣服被燒糊了,若稍有遲延,其結果難測。

  緝毒警察和毒販的關系被形象地比喻成貓和老鼠。為了消滅這群『毒鼠』,緝毒警察用忠誠、熱血、勇氣和智慧進行著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毒品阻擊戰。有人形容緝毒是站在刀尖上跳舞的職業,危險時刻伴隨在身邊。但正是有了這樣一群默默無聞的緝毒警察,拔除了社會毒瘤,恢復了世界清白,纔使我們的社會安定祥和。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