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8日電 題:得信任說了算--記寧安市渤海鎮小朱家村黨支部書記程守華
從寧安市渤海鎮驅車西行,在牡丹江邊的渡口隔江望去,那一片依水而建的洋樓、別致玲瓏的涼亭、乾淨整齊的農捨、平展的村路真切可見,古色古香的村門告訴人們,那就是小朱家村。
小朱家村的黨支部書記程守華在村裡可是個『說了算』的人,只要是他認為該乾的事,村民連想都不去想就跟著乾,而這份信任,是來自於程守華1988年當上村乾部後一點一滴的積累。
從前,北安村靠種植水稻為生,村民人均只有8分水田,日子過得緊巴巴。為了當好這個家,程守華曾帶著村乾部20多次去華西村取經,又到哈爾濱請來教授、專家、學者,幫助謀劃強村富民的路數,帶著村民起早貪晚完成旱改水1200畝,為小朱家村引進了新品種,引進了寒地水稻三超、水稻兩段式育秧技術,動員種植大戶試種,成功後在全村推廣。到2005年,小朱家村種水稻的農民戶戶增產,實現了『一年頂兩年、一畝頂兩畝』的效益,人均收入突破7000元。同時,小朱家村還利用廣闊的水資源培育楊樹苗、蓄水養魚、辦沙場、養鴨子,並依靠與鏡泊湖相臨的優勢,開發『農家樂』旅游,這些讓村裡每年增加了十幾萬元的收入。
村集體有了錢,小朱家村的村民可就享了福,他們種水稻由村裡統一購種、統一育苗、統一購進化肥和農藥、統一請專家來定期指導、統一提供技術服務,秋後還統一銷售。今年水稻還沒育秧,程守華就和『響水米業』達成協議,秋後以每公斤高於市場0.6元價格收購小朱家的新品種水稻。通過義務共建、資助共建等形式,小朱家村修建了貫通全村的白色路面4000延長米,硬質邊溝和標准化圍牆4000延長米,還砌築了護村江堤,建起現代化辦公室,安裝了路燈。
小朱家村富了、美了,來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全省文明村鎮和國家計劃生育現場會先後在這裡召開,讓村裡人備感自豪。
如今,程守華有了更宏偉的規劃:投資35萬元的5棟水稻兩段式育苗溫室大棚正在建設中;投資30萬元北安屯修建700延長米的水泥路正在施工;投資28萬元的江邊文化綜合廣場、解決環境污染的水衝廁所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