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8日電 題:點子多開富竅--記雞西市雞冠區紅星鄉紅星村黨總支書記劉福有
『點子支書』劉福有,因其帶領村民致富的點子多而得名。
這兩年,雞西市雞冠區紅星鄉紅星村農民人均年收入8000多元,村集體積累50多萬。『種地、辦廠樣樣來錢,全仗有個好頭兒。』村民對支書劉福有贊不絕口。
紅星村600多口人,坡崗地、黃沙土,人均2畝。一、二組村民多年種大豆、苞米,一窮二白,沒事就告狀。劉福有給村民『開竅』:改種土豆,畝效益3000多元。2005年,全村種了300畝土豆,今年擴大到700多畝。劉福有又教大家打『小算盤』:建菜窖,儲精品,春天賣種子,還能讓腰包更鼓。
三組是有名的『沙發屯』,從木料皮料,到海綿鐵釘,形成了產業鏈。但30多個專業戶互相壓價,多生氣少生財。劉福有挨家開導:市場競爭講服務、質量、工藝,去廣交會開開眼,准能賺大錢。『點撥』之下,馬貴文第一個『飛』到廣州,回來就打出『金馬』品牌,老板椅一下子賣火了。另兩戶學來營銷模式,在自家建起了展廳。如今,去廣交會『取經』大家樂此不疲,銷售網點還設到了虎林、哈爾濱,年收入幾十萬是小『意思』。『滿足小富沒啥大出息,現在講知識產權,得請能人搞設計。』老劉再敲『警鍾』。
上沼氣,改廁所,村乾部抻脖喊,村民就是不動窩兒。劉福有找個致富帶頭人,把板式組合廁房裝上小四輪,在村裡『突突』兩圈,然後拉到自家安上。看村乾部和富裕戶的廁房都上檔次了,堆放幾天沒人理的廁房被大家『搶』光了。
扶持貧困戶,劉福有立足『造血』,搞『陽光工程』。黨員、積極分子和10個貧困戶結成『對子』。他帶頭拽上兩個弟弟、一個侄兒,各拿出5萬元,給貧困戶蓋起磚瓦房。有勞動能力的,安排到親屬辦的小廠就業,每月能掙千把塊錢。其他黨員掏腰包心服口服。
『建設新農村讓百姓得實惠,不能下命令、「開快車」。得多想點子,把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讓大伙順心服氣,纔能主動跟上來。』劉福有的話推心置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