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0日電 29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水務局了解到,哈爾濱市水土流失嚴重,水土流失面積達2.18萬平方公裡。水土流失速度快於水土治理速度的狀況,仍未得到徹底扭轉。
據統計,哈爾濱幅員5.3萬平方公裡,截至2000年底,全市水土流失面積2.18萬平方公裡,佔總面積的41.2%,佔全省水土流失面積的16.3%,是水土流失較嚴重的城市。而目前,每年水土流失的面積大於治理面積的局面仍舊沒有改變。
據了解,按照自然規律,土壤自然生長1厘米厚,需要200至400年的時間,而流失掉同等數量的土壤最快只需1年。哈爾濱屬於水土流失較嚴重的城市,嚴重區域主要分布在賓縣、阿城、巴彥、尚志、五常等丘陵、坡耕地、滿崗等地區。水土流失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由其引起的泥石流、山體滑坡衝毀交通,破壞農田;河道內淤沙增多,河床不斷抬高,加大防洪抗災的困難;水利工程設施因泥沙淤積,降低了其功能;水土流失帶走土壤中的營養成分,降低了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最終造成農業減產。
哈爾濱市水務局水土保持處長鄭炳旭介紹,哈爾濱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289平方公裡。但是,自然因素和人為破壞因素使水土流失治理仍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如一些地方為修建道路等工程任意取土方,工程結束後任何保護措施都不做,任由雨水衝刷,造成水土流失。由於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項長期、持續性的工作,目前,哈爾濱正以每年300平方公裡的速度治理水土流失。即便如此,哈爾濱水土治理速度慢於水土流失速度的狀況至今仍未得到徹底扭轉,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仍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