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北疆見聞:中俄邊界興凱湖 水接雲空鷗鷺家
2006-07-08 20:12:1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興凱湖邊,小學生們逐浪嬉戲

  東北網7月8日電 北疆見聞:中俄邊界興凱湖 水接雲空鷗鷺家

        記者 印蕾

  作為中俄邊境線上最大的淡水界湖,興凱湖好似一顆熠熠生輝的綠寶石鑲嵌在祖國的東北邊陲。一路行走,『三千裡北疆話國防』的采訪團成員終於來到了興凱湖。

  一座以海相稱的湖

  湖水的潔淨,源於火山與地殼的洗禮。古代火山爆發後,下沈之後的山脊,地勢陷落,與水融合,積水成湖。山與水,兩個互不相乾的詞,在這裡結為一體。由於長期的湖積作用,興凱湖北部形成寬約一公裡的湖崗,將湖面一分為二,即北部的小興凱湖和南部的大興凱湖,水漲時則相連為一。

  據史書記載,興凱湖在唐代被稱為湄沱湖,以盛產『湄沱之鯽』馳譽。又因湖形如『月琴』,在金代又被稱為北琴海,清代改為興凱湖。『興凱』為滿語,意為水從高往低處流。興凱湖原為我國的內湖,1860年,沙俄乘英、法帝國主義攻佔北京之機趁火打劫,以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北京條約》,沙俄因此搶佔了烏蘇裡江以東我國4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興凱湖從此成為了中俄界湖。

  置身其中,我們發現,興凱湖既有著與大海相近的波瀾壯闊,更有著湖的寬廣無垠、水天一色。

  四季風光如畫

  我們在當壁鎮一帶的湖邊駐足,短暫停留。時值盛夏,興凱湖的游人很多,湖中暢游,騎摩托艇,踏沙逐浪,中外游客悠閑地享受著夏日的陽光。

  陪同我們一路參觀的邊防部隊乾事介紹說,興凱湖四季風光如畫。每年春季,興凱湖百裡湖崗上,各種林木鮮花綻放,絢麗繽紛,人稱百裡花海。金秋時節,興凱湖天空蔚藍,湖水澄碧,湖崗色彩多變,層林盡染,色彩斑斕。野葡萄、山裡紅果實累累,分外誘人。待到千裡冰封,銀裝素裹,湖岸和河邊樹上的霧?,晶瑩剔透,玲瓏皎潔,仿佛置身童話世界。冰封三尺的湖面上,汽車穿梭來往,象一個寬廣無垠的賽車場。每天清晨,邊防戰士迎著寒風,雷打不動地趟著厚厚的積雪,巡邏在邊防線上,也是湖邊一道靚麗的風景。

  東北亞最大的候鳥遷徙通道

  水草豐茂,氣候溫暖濕潤,擁有大片的濕地沼澤,大自然的恩賜還使興凱湖成為了候鳥的樂園。每年3月下旬,冰雪尚未融化,200多種候鳥便從南方越冬地翱翔數千裡回到興凱湖,其中,珍稀水鳥包括丹頂鶴、東方白鸛、天鵝、白枕鶴和白尾海雕等。白尾海雕,即俗稱的『海冬青』,是曾在此居住的滿族人祖先崇拜的神鳥,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地處候鳥南北遷徙的咽喉要道,興凱湖不僅是三江平原最大的水鳥棲息繁殖地,也是東北亞最大的候鳥遷徙通道,給早春從長江中下游越冬地以及日本諸島、朝鮮半島北遷和晚秋從繁殖地南遷的鳥類提供了停歇、覓食的良好去處。1985年成立的興凱湖自然保護區,1994年晉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難怪此前我們和部隊一位首長閑聊時,他再三提到,這樣一個水鳥的世外桃源,不應該被人類活動打破往昔的寧靜,保護重建水鳥家園已迫在眉睫……

  不像奔騰的大江大河,水勢浩蕩一瀉千裡;不像納百川的大海,肆恣汪洋,雄渾粗獷。一灣湖水流淌於中俄兩國之間,自由奔放,歡歌生命。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