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0日電 奶類銷售量的增加促使哈爾濱牧業收人增加,上半年我市牧業現金收入為人均391.7元,同比增加59.1元,增長17.8%。市農調隊最新抽樣調查表明,畜牧業對我市農民增收的促進作用日益顯著。
市農調隊對全市6920戶農村居民抽樣調查表明,上半年我市農村居民現金收入人均2124.4元,同比增加244.2元,增長13.0%;現金支出人均2384.5元,同比增加456.3元,增長23.7%。
從現金收入構成看,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以及轉移性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4.8%、11.9%和4.0%。在現金支出中,生產經營費用、生活消費支出、轉移性支出以及稅費支出分別增長了27.0%、19.7%、34.2%和44.7%。由於財產性收入同比下降了8.1%,所以財產性支出僅增長1.3%。
在現金收人中,糧食收入是主要來源,其增加額佔全部現金收入增加額的47.8%。打工收人是農民工資性收入主渠道,佔工資性收入增加額的91.2%。但今年上半年,我市農村居民人均出售奶類的數量為112.7公斤,同比增加51.6公斤,增長84.4%;人均出售奶類的收入為190.7元,同比增加79.7元,增長71.8%,增幅較顯著。
調查顯示,農民用於生產費用的支出增長了27.0%,其中,家庭經營費用增長26.9%,購置動力機、膠輪大車、水泵等生產性固定資產支出增長28.6%,生產投入的增加為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證。
收入漸多的農民,在交通通訊、醫療保健、家庭設備用品、文化教育娛樂等方面的消費也呈現出全面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