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0日 電像一只矯健的蒼鷹,銀白色的運12型飛機義無返顧地衝進厚厚的雲層,一串碘化銀焰彈射出後,『銀鷹』從雲層的另一端鑽了出來,一層薄冰已經附著在了機體之上。片刻之後,甘霖喜降,潤澤著乾渴的大地。就在『播雨使者』即將著陸時,噴在機身上的『北大荒集團龍墾航空』等字樣撞入了人們的眼簾。
4月13日至6月23日,受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委托,龍墾通用航空公司3809機組在全省范圍內連續多次實施了人工增雨作業。據悉,這是墾區飛機首次執行此類任務。
經過25個架次、68小時30分鍾的飛行,這架飛機發射碘化銀焰彈近5000發,影響區域面積27.13萬平方公裡,增雨4.01億立方米,為解除全省旱情,保障農民增收立下了汗馬功勞。
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副主任鄭凱告訴記者,由於去年秋季降水比較少,導致今年春天我省西部旱情加劇,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成為重旱區。用飛機進行人工增雨作業,范圍大,效率高,效果立竿見影,到6月15日,全省旱情得到了明顯緩解。作業期間,主管農業的副省長申立國多次打電話對機組人員表示慰問和感謝。
特別是在黑河、大興安嶺地區發生森林火災之時,北大荒『銀鷹』也是屢立奇功。頭兩次黑河森林火災發生後,這架飛機都是飛行兩個架次,就降下一場及時雨,制服了火魔。第三次,黑河、大興安嶺出現多處火點,天氣形勢不利於人工增雨作業,但3809機組還是抓住有利時機在關鍵時刻降下了喜雨,為森林大火的全面撲滅做出了貢獻。
『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只能在陰天追著烏雲飛,經常需要在電閃雷鳴中穿過雲層,危險程度大大超過農業航化作業。好在我們挺過來了,也為今後的作業積累了經驗。』6月22日下午,3809機組副機長狄金棟在哈爾濱平房區駐地的房間裡一邊整理行裝,一邊向記者講述著在作業中所經歷的一次次險情。6月23日上午9時,他和機組成員將架機飛回佳木斯。3天後,3809機組將飛赴牡丹江,執行為期兩個月的航拍航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