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0日電 連日來,由於天氣炎熱,許多哈爾濱市民來到江邊游泳嬉水,解暑納涼,而江水不斷上漲,產生了大量的暗流、深坑,形成了許多危險因素,因而造成了一些人員溺水身亡。
據了解,近一段時間裡,已先後有十多人在松花江游泳洗浴時溺水失蹤。為了提醒市民,日前哈爾濱市水上民警隊的民警們在老頭灣、金沙灘、防洪紀念塔等十餘個地形復雜、易發生溺水事故水域放了危險警示浮桶。可是記者來到老頭灣等地,看到在放置標有危險字樣的浮桶周圍,游泳洗澡的人仍舊很多。
據水上民警隊的馬隊長介紹,根據以往經驗,發生溺水事故的人主要是對水下地勢不了解,以及對游泳技術一知半解的人;如果保護措施不得當的話,在發生危急情況時,一些游泳高手也容易出事。
松花江邊設立三處游泳區
9日,記者來到防洪紀念塔附近的松花江畔,江水已將大部分江心沙灘淹沒了,一些野草漂浮在水面上,極易纏住人的腿腳,水下坑窪較多,地形復雜,不適於游泳,但仍可見到一些市民在這裡野浴,江邊還有四名孩子結伴來這裡玩耍,他們經過快齊腰的江水,走向遠處的一處淺灘,幾個人還不停地商量著要往更遠、更深處走,現場沒有看到有任何管理人員前來制止。而就在前幾天,我省教育主管部門向省內各級學校和家長們發出了一封公開信。信中明確要求中小學生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下游泳等,同時各學校應在暑假期間開展教育活動,以典型事例警示學生,提高他們的自救自護能力。
哈爾濱市體育局江上體育活動指導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每年夏天松花江上都要有數十人不幸溺水身亡,這似乎成了一個無法避免的定式。調查顯示,江上的這些溺水者絕大多數都在進行野浴,也就是沒有在指定的游泳區游泳時出的事,近一段時間,通過對江邊情況的踏查,松花江邊先後設立了松花江大橋和道外江心島附近的三處游泳區,每個游泳區都配備多名擁有豐富經驗的救生員,保證游泳者的安全。中心每天還派出工作人員在江邊巡視,發現不在游泳區內游泳的市民便進行勸說,同時在江邊設立大量的警示牌,引導市民去安全區游泳。
溺水事件不是無法避免
如何纔能更好的防止溺水事件發生呢?哈爾濱商業大學的孫穎老師談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是多設游泳區,目前江上只設立了三處游泳區,許多市民游泳玩水時要走很遠的路,這使得他們更傾向於選擇就近下水,對管理人員的勸說也置若罔聞,因此應該改封鎖為疏導,只要合乎要求的江段都設成游泳區,其大小無所謂,越多越好,游泳區內放置深淺標志和安全范圍標志,並設專業救護人員在現場看守,加大了游泳區的密度,一些野浴的人自然就會主動地來到這些相對安全的地方游泳;第二是對危險區嚴加看守,在一些水下地勢復雜容易發生溺水事故的區段要設監督管理人員進行全天候看管,強制前來游泳的人離開,管理人員既可以是一些老年志願者,也可以招聘部分下崗失業人員,賦予他們一定的管理權利,對危險的江段進行死看死守,徹底杜絕野浴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