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閃亮品牌架金橋——哈爾濱市再就業招聘大集十年綜述(下)
2006-07-11 08:55:4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賀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1日電 剛剛落幕的哈爾濱市第十屆再就業招聘大集規模、成效突破去年紀錄。一個招聘大集能吸引近10萬求職者和700多家用工單位參加,近4萬人在大集上簽訂用工協議,其品牌效應凸顯:哈爾濱市再就業招聘大集已成哈爾濱市再就業工程標志性活動。

  一人下崗,全家犯愁。再就業牽動千家萬戶的安寧與穩定。已經連續舉辦十屆的再就業招聘大集,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哈爾濱市就業市場第一品牌的公信力,架構起一座連接政府、用工單位和下崗職工、待業人員的再就業金橋。

  品牌之橋:招聘大集聲名遠播

  哈爾濱市再就業招聘大集並不是一個與生俱來的品牌。10年大集,品牌在其自身的完善中逐漸形成,品牌效應也在其中逐漸彰顯。

  『招聘大集絕不搞花架子,不整景。』10年前籌備首屆招聘大集時,發起單位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的這一動意,成為市人事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哈爾濱開發區、市城管局等其他主辦單位的共識。

  『招聘大集』這一活動名稱也是主辦方精心策劃的結果。再就業招聘冠以『大集』之名,就是要體現人本理念,傳遞一種親和力,從而讓百姓認知。

  據主辦單位介紹,受當時勞動力市場非正常秩序的影響,10年前搞第一屆招聘大集時,用工單位報名並不踴躍,參加首屆大集的183家用工單位約有半數是主辦方硬『拉』來的。結果,招聘大集沒讓參與者失望。

  權威、公益、高效。第二屆大集用工單位猛增到443家,第五屆達到571家……每年參加大集的用工單位數字都在增加,用工協議簽訂數量也逐年遞增。今年第十屆招聘大集上簽訂的用工協議再創歷史新高,達到38676份。再就業招聘大集在不斷總結經驗中做大做強。

  創新之橋:十年大集變中求新

  招聘大集年年辦,年年大集各不同。10年大集,它的生命力正在於此。

  超前謀劃,精心組織,招聘大集緊緊圍繞政府的再就業工作難點、重點,每年推出一個新主題:1997年首屆再就業招聘大集,創下一次招聘活動主辦單位、用工單位、求職者、就業人數、前來采訪的新聞單位等5個『最多』;1998年招聘大集上推出企業現場義賣,所得全部捐贈作為再就業工程基金;1999年招聘大集首設鄉鎮企業招聘專區;2000年招聘大集突出高新技術人纔招聘;2001年招聘大集外地企業首次參與;2002年招聘大集解決技術工人崗位供求不平衡的矛盾;2003年招聘大集尋求『4050』問題突破;2004年招聘大集配合老工業基地改造,開展創業培訓;2005年招聘大集側重營銷崗位;2006年招聘大集開拓就業新領域,倡導技術就業、知識就業和理性就業。

  招聘大集是一座橋梁,它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百姓;一頭連著用工單位,一頭連著下崗職工、待業人員。以招聘大集為引導,用工單位和求職者實現有效對接,再就業市場步入良性循環。

  觀念之橋:催發就業市場質變

  招3名保管員,卻有400餘人應聘,這件事發生在10年前的首屆招聘大集上。當時,萬餘簡單工種用工崗位佔招聘崗位的70%。而在今年的招聘大集上我們看到,技術工種、中高級家政服務等專業技術崗位佔招聘崗位的50%以上,以前那種求職者底氣不足不敢靠前的情況少了,甚至有的人纔型求職者在現場打出『年薪招牌』。一家公司在今年大集上,打出『專招中年人纔,女性優先』的廣告。招聘人員說,中年女性工作經驗豐富,做業務可信度高。經過十年大集的錘煉,再就業市場變得更加豐富、細致和專業化,而不再是以往以用人單位為主的『聘方市場』。

  如果說10年招聘大集促成20餘萬人再就業令人欣喜,那麼更加可喜的是,10年間,通過招聘大集這座橋的雙向調解,用工單位和求職者不斷轉變各自用人觀念、擇業觀念,從而實現接軌。

  以市場為導向,觀念的轉變催發就業市場質的變化:以前用人單位對下崗職工存有偏見,視其為『包袱』,如今認可下崗職工為人纔『富礦』,再就業工程推進難度小了;以前用人單位盲目抬高招聘條件,設定招聘年齡『死杠』,如今用人單位根據實際需要定條件,不限年齡的崗位越來越多,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更合理了;求職者從搶乾簡單工種到搶乾技術工種,下崗職工通過參加就業培訓提昇職業競爭力的意識增強了。

  延伸之橋:招聘大集永不落幕

  哈爾濱市再就業招聘大集一年一屆,而再就業工程任重道遠。招聘大集畢竟只是再就業工作的一種方式,但其力擔社會責任的宗旨將貫穿再就業工作始終———橫向延伸、縱向延伸、深度延伸……招聘大集永不落幕。

  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介紹,如今哈爾濱市幾乎天天有招聘會、月月有各種各樣的招聘大集。一年中大大小小招聘會達200多場。招聘活動越來越規范化、市場化、專業化,中小企業招聘大集、高新技術人纔招聘大集、退休人纔招聘大集、進城農民工招聘大集、社區服務招聘大集等各種再就業招聘大集層出不窮,主辦單位既有各級政府,又有民辦中介、群眾組織等社會力量。

  在再就業招聘大集的帶動下,『送政策、送崗位、送項目、送服務』,集崗位開發、職業介紹、技能培訓、創業指導、信息傳遞於一體的再就業服務體系正在不斷完善,一個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再就業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