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電 題:早改早主動
『事改』難不難?當然難。它觸及到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等多個領域,關系到教育、衛生、文化、建設等多個系統,涉及到投資體制、管理體制、經營體制等多個層面,牽一發而動全身,豈能不難!更何況,其中的每一項改革都關系著當事人的切身利益乃至『飯碗』。
難,怎麼辦?往後拖嗎?這也是時下一些人的心態。但『拖』,一方面,會使問題越拖越多、越拖越大,將來解決起來更加棘手;另一方面,眾多矛盾長期不解決,也會延誤事業單位在當前改革大潮中輕裝前進,失去發展的先機。
齊齊哈爾事業單位改革的實踐就是活生生的證明。該市近兩年文教、衛生等事業在全省異軍突起,成為這些系統的『領軍』,很大程度上是改革激發的動力。他們的實踐告訴我們:事業單位改革是早改早主動,不改永遠是『包袱』,永遠拖後腿,永遠被動。但需要強調的是,改革過程中要大膽、心細、陽光操作。這是由事業單位改革牽涉面廣、矛盾復雜決定的。
膽大,具有壯士斷腕的勇氣,纔能面對眾多的矛盾不畏懼、不退縮,勇克頑疾;心細,不魯莽,不貿然行動,沈著應對,纔能把改革抓細、抓好。這也是齊齊哈爾『事改』成功的一條重要因素。該市從2002年開始調研、考察,走訪了七八個省市,反復論證,光配套文件就下發了14個之多,並把2004年定為該市的『事改年』。正因為作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纔使改革少走彎路,避免了大的波折。
陽光操作,不僅能避免腐敗,而且可以贏得群眾的支持。群眾是事業單位改革的主體力量,是改革的推動者、參與者,又是改革的監督者和受益者。沒有群眾的支持,改革是難以成功的。所以,事業單位要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陽光操作。搞暗箱運作,只會使改革走上邪路,導致自身改革的失敗,甚至還會損害我們『事改』的聲譽,使後繼者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