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電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省政協九屆十六次常委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十一五』期間,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將進一步加大場縣共建的推進力度,探索多種有效方式,不斷拓寬共建領域,擴大共建規模,到2010年跨區代耕作業面積達3000萬畝,實現全省一半以上旱田機械化和規模化經營。
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開展合作,墾區發揮龍頭企業的加工優勢,把代耕作業的3000萬畝耕地納入龍頭企業的原料基地,並在有條件的地方再建幾個龍頭企業,通過合同契約、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進一步拉動全省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同時,引導農機代耕作業分離出來的剩餘勞動力發展畜牧業,並納入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原料基地。在『兩江一湖』擬建的14個大型灌區中,墾區將投資77億元建設9個大型灌區。墾區將在大型灌區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與農村聯手共同建設我國最大的優質粳稻生產基地。
圍繞小城鎮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開展合作,墾區將發揮小城鎮建設基礎比較好,特別是教育、文化等社會公共事業發展水平比較高的優勢,開放墾區小城鎮資源,特別是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資源,為周邊農民提供就醫、就學、文化娛樂等服務。到2010年,墾區小城鎮將吸納農村人口10萬人以上,教育、衛生、文化體育資源輻射農村150萬人以上。
此外,在畜產品基地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方面進行場縣合作。目前,全省場縣共建已由最初的一縣一場發展到27個縣,67個農場,共建領域也由最初的農機跨區作業擴展到農業科技合作、資源共用共享等多個領域,呈現出農墾與地方相互促進、區域經濟一體發展的良好態勢。作業領域由最初的整地和收獲作業兩個環節擴展到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實現了墾區和地方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