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電 今年上半年,佳木斯市財政收入增幅高、進度快,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截至6月30日,全市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98億元,為預算的55.4 %,增長19.7%;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0.9億元,為預算的50.2%,增長32.5%。
上半年財政收入增幅較高,首先得益於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機遇,適時提出了『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突出抓民營、集中力量抓項目』的工作思路,全市各級政府緊緊抓住發展經濟和項目建設這一主線,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加快國有企業的改組改制步伐,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額、對外貿易等各主要經濟指標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速度,為財政收入提供了充足的稅源保障。
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還得益於各收入征管部門加強征管,挖潛增收。從上半年情況看,各征收部門都較好地完成了各自負責的收入任務。其中,國稅部門完成7099萬元,為預算的54%,增長25.2%;地稅部門完成1.5606億元,為預算的58.1%,增長23.8%;財政等其他部門完成7129萬元,為預算的51.6%,增長5.4%。財政部門在協調好各收入征管部門組織收入的同時,自身負責的契稅收入完成1029萬元,為預算的51.5%,增長41.7%。
上半年,各級政府圍繞市委確定的工作目標,在抓好收入的同時努力優化支出結構。在預算安排上,重點保工資、保穩定、保運轉,以人為本,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在預算執行中,努力克服財力緊張的矛盾,靈活調度資金,加強了政權保障能力建設,並著重解決了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歷史遺留問題。市政府針對小車費核定標准偏低的情況,根據單位業務量不同,每臺小車經費由原來的5000元提高到1萬—1.5萬元;解決了公安巡警及警校畢業生工資、機關事業單位和教師新增人員工資入卡、乾休所醫藥費、困難企業軍轉乾部工資以及離休乾部拖欠醫藥費等問題,推動了和諧社會的建設;上半年全市職工工資基本做到了按時足額發放,養老、失業、下崗、低保等事關社會穩定的支出也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