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祖國領土最寶貴 巡邏背起『愛國石』
2006-07-12 20:51:5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2日電 題:祖國領土最寶貴,巡邏背起『愛國石』

    朱艷 劉姝媛 記者印蕾

  興凱湖畔邊防某部的一個哨所下面是興凱湖的一條出水口——松阿察河,興凱湖水由此流入烏蘇裡江。『三千裡北疆話國防』采訪組成員到這個部隊走訪時,戰士們給我們講述了大家巡邏背上『愛國石』的動人故事。

  班長葉芳平告訴我們,興凱湖水流湍急,松阿察河較窄,每年四五月份封凍的湖開化後,風急浪大,湖水衝擊我方湖岸造成水土流失。而中俄邊界線又是以松阿察河河口中界線劃分的,湖岸後退一寸,國土就丟失一寸。為了不讓祖國領土丟失,每次戰士們巡邏時,都自發地背一些石頭,用來加固堤岸。這樣,一個小時的路程,常常就得走上兩個小時。戰士們的手上和肩頭經常磨出水泡和血泡,但從沒有一人叫苦叫累。堤岸一尺尺地加高加長,在界湖岸邊形成了一條非常壯觀的新『長城』。

資料圖片:巡邏時,邊防官兵用背來的『愛國石』加固
資料圖片:巡邏時 邊防官兵用背來的『愛國石』加固堤岸

  連隊的官兵把這些石頭叫作『愛國石』。官兵們把都能用『愛國石』加固堤岸當成是一種榮耀。為了不讓『愛國石』被湍急的水流衝走,他們又想辦法用鐵絲編成網,將『愛國石』牢牢罩住。巡邏時,每人背一些『愛國石』已經成了官兵們的一種習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未間斷。

  愛國、愛崗、愛邊境,是邊防戰士數十年來的光榮傳統。有的戰士甚至為此犧牲了生命,將自己的青春永遠地留在了心愛的哨所。我們來時的路是唯一通往連隊的路,全長90公裡,綿延曲折,有20多種植物、30多種稀有動物生長棲息於此,是原始生態保護較好的一段,有『生命隧道』之稱。經過某個地段的時候,前面帶路的汽車帶頭鳴笛——路旁,4位烈士在此長眠。多年前的一個下午,連隊附近的山林突然著火,連隊得知情況後馬上組成滅火分隊奔向火場。官兵們振奮精神,與火魔進行著頑強拼搏,保護原始林區。經過一天一夜的連續奮戰,有的戰士頭發、眉毛燒焦了,手上臉上起了水泡,但官兵們全然不顧。山火終於被官兵們降服了,清查人員時發現有17人被山火燒傷,戰士陳忍學、白世臣、張德生、劉清江壯烈犧牲。以後,每逢清明節,連隊官兵都要把墓地打掃乾淨,獻上一束束鮮花。每次軍車從這裡經過,總要鳴笛致敬。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我永遠會銘記與你朝夕相伴的700餘個日日夜夜,你讓我學會了堅強,懂得了什麼是責任、使命和忠誠!』

  『伴你和著濤聲入眠,與你迎著朝陽同起,你的挺拔已融入了我的血液,我會常回來看你』……

  哨所旁的一塊界碑,堆滿了刻著字的石頭。退伍季節,戰士們到這裡留下如上的心裡話。

  興凱湖巨浪淘就精兵勁旅,完達山磐石鑄成鐵壁銅牆。衛國戍邊,邊防官兵將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與祖國的榮辱聯系在一起,與漫長的邊防線融合在一起。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