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的高技能人纔匱乏制約黑龍江制造業發展
2006-07-13 09:32:1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林樂君 王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3日電 黑龍江省高級工以上技術工人佔全省技工總數的14.7%,大大低於發達國家30%的平均水平。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的高技能人纔缺乏,已嚴重影響我省制造業的發展——

  盡管官方從未確認,但近兩年,『灰領』一詞還是流行起來。所謂『灰領』,是指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的高級技工。『灰領』不從事『白領』的管理工作,也不同於普通『藍領』的一般技能勞動,而是在技術引進、工藝創新、產品研制、設備調試時,能擔當起『技術大拿』的重任,攻關破難。

  『灰領』的流行,折射出人們對高技能人纔缺乏的嚴重關切。

  新聞背景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纔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把加強高技能人纔工作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來抓,完善高技能人纔培養體系,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纔考核評價機制,營造有利於高技能人纔成長的良好氛圍。我省的高技能人纔隊伍目前處於怎樣的狀態?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高技能人纔熱後有隱懮

  仿佛一夜之間,技工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廣東技工缺口200萬人,外省考生報廣州技校可以遷戶口;深圳一企業開出6000元月薪,卻沒能如願找到高級鉗工……這類不時見諸報端的消息,反映出一個嚴峻現實:高技能人纔告急。

  有著『高技能人纔大本營』美譽的我省,這種現象同樣存在。

  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培訓處處長張紅介紹,目前,我省有技術工人202.8萬人,佔全省職工總數的46.4%,高於全國的總體水平。但初級工以下技術工人所佔比例較大,高技能人纔僅佔14.7%,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合理的比例結構25%相比相差甚遠。

  老工業基地振興激活了經濟發展的各個角落。無論是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建設,還是『六大基地』的發展,都需要大量高技能人纔。在青岡縣,新上的重點項目黑龍江龍鳳玉米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產就需要5000多名技能型工人。

  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對此有著相同的感受。企業年鑄造能力26000噸,但由於缺乏熟練的鑄造技能人纔,不能實現滿負荷生產,出現了產品有訂單、生產缺技工的尷尬局面。

  據了解,目前,全省技術工人缺口達75萬人,其中高級工26.8萬人,中級工48.2萬人。『灰領』匱乏,已成為制約『黑龍江制造』的瓶徑之一。

  『灰領』緊俏與人纔『供大於求』

  近兩年來,一些大學畢業生懷揣文憑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與『灰領』緊缺形成鮮明對比。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

  有關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我省尚未形成技能型人纔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和用人機制。

  首先是傳統的人纔觀與用人導向在作怪。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重學歷、輕技能』的思想,導致了青年人千軍萬馬走高考這一『獨木橋』的局面。傳統觀念也導致企業的『人纔高消費觀念』。在人纔市場上,部分企業傾向於多招本科生、研究生,技術工人被排斥在人纔隊伍之外。這使得年輕人特別是高素質的年輕人拒絕將職業定位在技能型人纔上。

  其次是資金投入不足,企業在職工培訓上『捉襟見肘』。機械制造、能源、動力、化工在我省佔較大比重,受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這些產業均屬於低利潤行業,即使一些經營狀況較好的國有大型企業利潤率也僅在10%左右。大多數企業難以拿出大量資金投入到職工培訓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對技術工人培訓的質量和范圍。

  職業教育與培訓內容陳舊也是一大原因。『灰領』不同於熟練掌握一般技能的工人,今天已穩居主流的高科技工業,需要的是掌握熟練技能的復合型人纔。但傳統的職業學校本身師資不足、教輔材料落後,甚至在內容上與實際要求相差十年左右。而一般大學的目標是培養學術型人纔,不肯向高技能人纔『屈尊低就』,於是,就出現了大學畢業生嚴重供大於求,而『灰領』短缺的現象。

  視高技能人纔為專家

  有專家稱,理想的勞動力結構是『啤酒桶』型的,『兩頭小、中間大』。即:領導層和操作層變小,而技術技能層變大,這樣纔能適應高科技發展要求。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培訓處處長張紅說,要形成這一格局,除了政府轉變思路,制定政策,加大投入,還要積極營造一種用人機制,使技師、高級技師與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享受同等待遇,並在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方面向高技能人纔傾斜。

  近年來,我省各地相繼出臺了營造環境、催生技能人纔的舉措。

  全省多次舉辦省級職業技能競賽,僅2004年就有15萬人參加了競賽活動,湧現出一批技能人纔。

  哈爾濱市大張旗鼓地組織『名師帶高徒』活動,有56戶企業的749對師徒參加。

  一重集團團委開展雙優師徒星級評定活動,設導師帶徒專項獎勵基金,全公司所有35歲以下青工,都參加拜師學技活動……

  這些活動使尊重技能人纔的氛圍日漸形成。

  值得關注的是,一場催生『灰領』的『賽跑』已經在全國開始了。蘇州實施『緊缺人纔培養工程』,建立了『政府購買高技能人纔成纔培養成果』和表彰獎勵高技能人纔等工作機制;山東建立『首席技師制度』,選拔一批技能拔尖人纔;國家推行學業文憑和職業資格『雙證書』制度,引導職業院校以就業為目的,以技能培養為目標……

  可以預見,一個新的高技能人纔群體正在崛起。意在打造裝備工業基地的我省,絕不能在這一輪『賽跑』中錯失良機。

  趣味鏈接

  藍領

  主要是指集中於傳統行業的『勞力』者,以技能操作為主。

  白領

  各類企業管理層面的行政人員,以動腦為主的『勞心』者。如,企業培訓師,人纔資源管理師,心理諮詢師等。

  灰領

  一般指既能動腦又能動手,有一定知識層次,熟練掌握高技能的高級技工。主要集中於新型制造業、信息產業及現代服務業,如汽車、電子等行業的汽車維修師、高級焊工等;一部分在新興服務業,如網絡管理、動漫畫制作人員等。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