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雨中覓毒源 深山鏟罌粟 晨報記者親歷密林鏟毒
2006-07-14 05:26:1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4日電 每年的7、8月份,是罌粟即將成熟的季節。為了從源頭上控制毒源,緝毒民警又要鑽進深山老林開展鏟毒工作。7月11日,黑龍江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省委宣傳部、省政法委、省檢法司等8家單位抽調的80多人,組成鏟毒行動隊前往葦河林業局新興林場鏟毒。記者一同前往,參加了這次鏟毒行動。

  艱難的尋找

  老天似乎在考驗每一名鏟毒隊員,500多公裡的行程,雨水一直伴著。多次進山鏟毒的『老隊員』告訴記者,一些不法分子就是看中了山裡極其隱蔽的地理環境,把罌粟種植在深山老林。要想鏟除這些密林深處的罪惡之花,等待隊員們的不僅是泥濘、布滿荊棘的崎嶇山路,還有毒蛇、蚊子、『草爬子』等。據說『草爬子』這種昆蟲體內的毒素可致人患上中毒性腦膜炎,重者危及生命。

  馬上就要到達目的地了,隊員們在做最後的准備。一身警用作訓服,帽子、手套、膠鞋,隊員正用繩子紮緊褲腳兒,以防止『草爬子』的入侵。有人笑著說就差武裝牙齒了。

  10時,全副武裝的隊員們到達了葦河林業局新興林場內的一座大山腳下。這裡只有一條小路通往深山,路面狹窄、泥水交融,隊員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泥水中前行。

  這是一座林深草密的深山,灌木和草叢高至人腰。由於光線不好,相隔幾米遠的距離,即使有罌粟也很難發現。在當地林場職工的帶領下,隊員們細心地尋找著那些『罪惡的影子』。鏟毒隊伍在山中行進,由於下雨,山中的積水很多,不一會兒,大家的鞋子都濕透了,還不時踩進泥坑裡拔不出來。

  斬斷罪惡之花

  左拐右拐,上坡下坡,看似不遠的路程卻走了兩個多鍾頭,大家終於爬到山頂。這是一塊『天井』式的地帶,一大片半米多高的罌粟花在風中顯得分外嫵媚,四周放著一垛垛被伐倒的樹木,緝毒民警分析這是種毒人用來遮擋視線的。

  眼前一片純白色的罌粟花令記者好不驚嘆——『見不得人』的罪惡之花竟然如此美麗,一朵朵花瓣下已結出桃核大小的煙葫蘆,折斷靠近煙葫蘆的莖,一股白漿流出,罪惡和美麗竟離得如此之近。

  這塊位於五常、延壽、尚志交界處的種植罌粟地塊是今年5月28日被發現的,約1973平方米。公安人員目前正在密切偵查該地塊的種毒人員的行蹤。

  在雨中,隊員們掄起棍棒、鐮刀,將一棵棵罌粟鏟除。1個多小時後,1.5萬株罌粟成了敗草。隊員們疲憊的臉上綻放出了勝利的喜悅。記者這時注意到,隊員們的臉上、脖子上都已被蚊蟲叮咬得紅腫起來。

  跋涉在禁毒路上

  下山時,記者和一位已經從事了18年禁毒工作的老陳攀談起來。他給記者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大興安嶺松嶺區禁毒一線有位『白眉大俠』——秦政林。令種毒分子聞風喪膽的秦政林曾在深山裡連續鏟毒兩個多月,後來,因為潮濕和受涼,患上了嚴重腎炎。下山不久,秦政林的頭發、眉毛全白了,故得名『白眉大俠』。

  是啊,禁毒前沿英雄輩出。在種毒、販毒分子看來,他們是『眼中釘』、『肉中刺』。可是,他們是我們幸福生活的衛士,是可敬可愛的人民衛士。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