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者對克拉金博士進行采訪 |
伙伴網7月13日中文電 題:還哈爾濱一個原汁原味的『尼古拉』——專訪俄羅斯功勛設計師克拉金博士
記者 郭霜
7月5日,在哈爾濱市香坊區成高子鎮正在建設的『俄羅斯風情園』內,尼古拉藝術館舉行了奠基儀式,這意味著哈爾濱上世紀的俄式建築精品——聖•尼古拉教堂將再現冰城。尼古拉藝術館將以聖•尼古拉教堂為原形,以1:1的比例重新還原。尼古拉藝術館由俄羅斯功勛設計師、哈巴羅夫斯克工業大學建築學博士克拉金•尼古拉•彼得洛維奇教授進行施工設計,目前設計圖紙已經完成。
尼古拉教堂已被毀多年,到底能否完整呈現當年的風采?帶著這樣的疑問,7月12日,記者輾轉聯系到了剛剛抵達哈市的克拉金博士,並在他居住的賓館進行了專訪。
中方邀請擔任設計師
今年68歲的克拉金博士,衣著簡朴,身材不高,但精神矍鑠。早在2001年,克拉金博士就曾出版過一本關於哈爾濱俄式老建築和在哈老俄僑的專著《哈爾濱——俄羅斯的亞特蘭蒂斯》。該書面世後,曾在中俄史學界和文化界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引起了世人對哈爾濱建築文化的廣泛關注。
克拉金博士告訴記者,他生於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在聖彼得堡市建築藝術研究院畢業後,在哈巴羅夫斯克工業大學執教近三十年。同時,他還是俄羅斯歷史建築保護協會的主席,親自參與過多個俄羅斯歷史建築修復工作。此次,他是受黑龍江東建集團的邀請,擔任尼古拉教堂復建的主設計工作。因為他從1998開始就著手收集有關尼古拉教堂的資料進行研究工作,對該教堂的內外部結構十分了解。
輾轉萬裡找尋資料
據克拉金博士介紹,原尼古拉教堂的設計方案,是在當時的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市完成的,而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鍾也是從莫斯科運來。為了尋找相關的歷史資料,克拉金博士在五年多的時間裡,不辭辛勞地輾轉於哈爾濱、哈巴羅夫斯克、聖彼得堡、莫斯科等多個中俄城市,足跡幾乎遍及了當地所有的歷史博物館和檔案館,搜集了大量的有關尼古拉教堂的珍貴資料。
因為年代久遠,很多現存的檔案資料都散落在各地,極不完整,有的在哈爾濱,有的在哈巴羅夫斯克,有的在聖彼得堡,其材料整理難度可想而知。為此,克拉金博士花費了數年時間把它們重新進行了整理。他說,設計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在於任何檔案資料裡都沒有詳細的具體數據,設計人員不得不多方取證,反復計算,纔完成了設計工作。
每一寸都照搬原樣
在采訪的過程中,克拉金博士多次使用『每一寸』這三個字。他說,古建築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它不僅是藝術品,同時還是文化史和社會史的『實物見證』,因此,復建工作不能只局限於它的構圖完整或風格純正,還要著眼於它所攜帶的全部歷史信息。要尊重它身上的每一個部分,甚至是每一寸。它們都是古建築生命的積極因素,是真實性的重要部分。所以,設計人員將完全根據歷史資料,實現『每一寸』的『翻拍』。
不可能不使用釘子
據克拉金博士介紹,復建的尼古拉教堂高30.5米,將全部采用松木材料,預計要使用200-300立方米的木材。對於此前傳說的該教堂建築過程中沒有使用一顆釘子,克拉金笑著表示:『這是不可能的,該用的地方還得用!』
克拉金博士感慨地說,他來過哈爾濱十餘次,對哈爾濱的老建築十分熟悉。哈爾濱市政府和人民如此重視俄羅斯老建築的保護工作是他始料不及的。俄羅斯目前也有很多瀕危的老式木質教堂,但因為經費短缺,無錢修復。相對而言,中國在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能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和財力去復建這個珍貴的歷史建築,讓他欽佩不已,也非常羡慕。一個城市,尤其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化大都市,同時也應該是思想和藝術的寶庫。保護古建築物、保護古建築物周圍環境,尊重人類的歷史,對社會的發展都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采訪結束時,克拉金博士又興致勃勃的向記者展示了隨身帶來的厚厚的設計圖紙。他說,他有信心還哈爾濱一個原汁原味的尼古拉教堂。
相關鏈接
聖•尼古拉教堂曾經是哈爾濱市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它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中心廣場,今博物館廣場的正中央,亦稱中央寺院。教堂的設計方案,在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完成,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聖•尼古拉』。教堂於1899年10月13日舉行奠基儀式,1900年春動工,當年12月竣工。據史料記載,聖•尼古拉教堂由東正教教會建築師鮑達雷夫斯基設計,由工程師雷特維夫主持修建,其正門上部的聖母像及教堂內部壁畫由俄國畫家古爾希奇文克所作,而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鍾則是從莫斯科運來的。遺憾的是,這一歷史遺跡在『文革』中被拆掉了,至今已被一座方丘型的玻璃建築所取代。
據了解,復建聖•尼古拉教堂,在10多年前被哈市政府相關部門提上日程,城市規劃局為此進行了專家論證。去年曾有媒體呼吁復建。對於如何復建聖•尼古拉教堂,許多人還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據《黑龍江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