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6日電 近日,伊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根據群眾舉報,與伊春公安分局治安大隊聯合端掉了一個生產假冒啤酒的地下黑窩點。
5日8時30分許,伊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大隊接到群眾舉報:『在市中心區「5·23」大壩附近,有一個黑加工點,該加工窩點正在加工啤酒。』
接到舉報電話後,執法人員迅速趕往現場。黑加工窩點地處『5·23』大壩一車庫內,較為隱蔽。執法人員經過簡單商量之後,將該黑窩點團團包圍,封鎖所有通道,以防制假者聞聲逃竄。
一切准備就緒後,執法人員一起衝入加工現場,進行突擊檢查。在車庫內,執法人員發現了正在生產假冒啤酒的加工車間。該車間在一個20多平方米的房間內,生產設備、原材料和成品啤酒混放在一起,5名工人?穴3女2男?雪正在緊張地將當地產的啤酒灌裝到喜力、百威、科羅娜等品牌啤酒瓶中。
經現場突擊檢查,執法人員發現生產車間內沒有采取任何衛生防疫措施,5名工人穿著各式衣服,有的人還穿著拖鞋和短褲在灌裝啤酒。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也十分簡單,他們將當地產的啤酒開啟後,灌入洗刷好的喜力、百威、科羅娜等品牌啤酒瓶中,用壓蓋機壓好偽造的瓶蓋,再放入熱水槽內檢查一下是否漏氣。就這樣,喜力、百威、科羅娜等品牌啤酒就『生產』出來了。
根據分工,執法人員很快控制了5名加工假酒人員。但這5人均表示,他們不知情,是受僱於人、幫助乾活的。至於受何人所僱,他們卻說不清楚。
執法人員隨即展開調查,並以房主為突破口,反復做房主的思想工作。在房主的幫助下,終於在該車庫的右側將藏匿在那裡的制假者抓獲。原來,制假者王某始終在現場指揮加工假冒啤酒,當執法人員衝進檢查時,制假者見勢不妙,躲藏到加工車間右側堆放的塑鋼窗內,以求自保,沒想到還是沒能逃避抓捕。
經過調查核實,該廠沒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等相應的證件。在生產現場,執法人員查獲假冒喜力、百威、科羅娜啤酒88箱,共計2112瓶;查獲制假原料76箱,喜力、百威、科羅娜等啤酒瓶12840個。
據悉,伊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在繼續追查已經銷售出的假冒啤酒的流向,並與有關部門聯合行動,徹底消除此假冒啤酒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