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8日電黑龍江省企業對俄投資亟待提檔昇級。
俄成為重點投資目標國
伴隨中俄兩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交往的進一步加強,俄羅斯已逐漸成為我省企業重點的投資目標國。
來自省商務廳最新數據統計顯示:1988~2005年間,我省企業在俄羅斯投資注冊的各類企業200餘家,協議投資額4.7億美元。
其中,2005年是42家,總投資額18412萬美元,同比增長141%。2006年1至6月份,我省在俄設立企業為26家,投資額20165萬美元,同比增長5.2倍。
我省在俄投資企業多集中在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地區,濱海邊區、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猶太自治州等地,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進出口貿易、通信、房地產開發、農作物種植、商服等。投資方式多以實物投資為主,現匯投資為輔。
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宋魁介紹,隨著中俄貿易往來的進一步加深,加之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政策扶持,今後一段時間內,我省對俄投資企業的數量和投資金額還會呈大幅上昇態勢。
對俄投資缺少拳頭企業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鋼指出,目前中方對俄協議投資總額僅佔我國境外投資總額的近5%。中方在俄投資企業普遍規模小,缺少在國際上有競爭實力的拳頭企業,特別是在能源領域中投資的企業沒有新的突破。
而我省有關對俄研究專家也認為,雖然從經濟地緣優勢上看,我省對俄羅斯,尤其是對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進行投資合作比我國其他省份更具備優勢。由於我省缺少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優勢的拳頭企業,企業國際化的程度較低,科技含量不高,企業實力處於中低檔水平,同時缺少大規模對俄投資的能力和經驗,開展對俄羅斯的大規模投資經營活動顯得實力不足。
對這方面頗有研究的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蓉說,我省在俄投資企業規模都不大,盡管2005年我省企業對俄投資發展態勢良好,企業的投資額在不斷增長,但從企業的投資規模上來看,投資額超過上千萬美元的企業僅為6家,超過百萬美元的企業為34家,平均投資規模約為244萬美元,低於我國企業對外投資項目的平均規模(260萬美元左右)。另外大型投資項目少,對俄進行投資的基本上都是中小型企業,大型投資項目非常少,涉及到資源開發領域的大型投資項目就更少,投資開發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煤礦資源的大項目僅有幾個。我省在俄從事森林采伐與木材加工的企業雖然居多,但這些企業投資規模都不大,總投資額只不過為四千多萬美元左右,缺少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實力的加工企業。
黑龍江龍興國際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澍德為此建議,我省對俄投資企業只要不斷加強學習,認真研究俄方的市場需求和發展行情,自覺遵守俄方的政策法規,樹立誠信意識,我省對俄企業會很快發展起來,提檔昇級,迅速增強與世界大企業抗衡的實力。
對俄投資面臨的新機遇
近年來,俄羅斯的一些聯邦主體為吸引外資專門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向外國投資者提供超國民待遇。為盡快加入世貿組織,俄羅斯正在逐步減讓關稅。俄還出臺各種政策來優化其投資環境,以降低外國投資者的風險。我國各級政府積極鼓勵企業在俄投資興業,並提出到2020年我國對俄投資將達到120億美元的目標。
我省也提出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我省對俄投資的主要地區是俄羅斯的東部地區———遠東與東西伯利亞地區,而我省與遠東地區從政府間到企業界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和廣泛的合作渠道。為了適應中俄兩國在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框架下不斷擴大經濟交往的需要,省社會科學院還成立俄羅斯法律研究諮詢中心,為我省對俄投資企業和兩國的經貿科技合作提供法律諮詢服務。這給我省對俄投資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以及政策法律上的保障。
宋魁認為,我省企業對俄投資產業今後應多集中在資源開發、高科技產品研發、輕工業產品加工、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產品種植等領域。政府也應該引導和鼓勵省內有實力的大企業積極參與俄羅斯東部地區的資源開發計劃,把開發和利用該地區的自然資源作為我省企業對俄投資的優先發展方向。鼓勵我省有研發能力的企業加強與俄東部地區科研機構的合作,尤其是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利用俄羅斯當地的科技潛力進行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增加科技含量,來帶動我省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有關專家指出,我省企業應該緊抓俄羅斯目前政局穩定和經濟形勢良好的有利時機,把握好俄政府加速開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最佳機遇,積極參與俄羅斯的大型投資建設計劃,擴大合作領域以及我省對俄投資的規模,以迅速增強我省對俄投資企業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