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綽號連』的變遷
2006-07-19 08:24:3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軍 劉澤寧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9日電 邊防某部七連駐守在黑龍江畔,昔日素有『苦水連』『爛襠連』『馬燈連』『雷公連』『無土連』的綽號。20年彈指一揮間。如今,在上級領導和地方政府的關懷以及本連官兵的共同努力下,該連這些叫起來有些苦澀的綽號都已成了歷史。

  『苦水連』告別『苦水』飲甘泉

  這個連駐守在小興安嶺深處,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駐地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溝。連隊在駐地山腳下打下數口井兒,可是上來的水都苦得無法吃。無奈,只好到幾公裡外的江邊挑水吃。有一次,連隊戰士在山中巡邏,無意間發現了一個泉眼,離連隊有2公裡遠。於是連隊挖坑埋管,施工了兩個多月,終於把泉水引到了連隊。由於泉眼一年四季長流不斷,且清澈甘甜,連隊的所有生活用水都靠它,所以戰士給它起名為『生命泉』。

  『爛襠連』告別『爛襠』體康健

  連隊駐地抬頭是石山,低頭是石地,種菜菜不長,又遠離城鎮,買菜十分不便,連隊官兵常年靠吃乾菜和咸菜過日子。戰士因缺少維生素,十兵九襠爛。上級領導知道後,給這個連隊建起了近500平方米的冷庫,貯存的青菜既保鮮又保質。連隊進城一次,購買一車青菜,回來放進冷庫,能保證連隊吃上一兩個月。官兵們常年吃青菜有了保障,爛襠的事也就成了歷史。

  『馬燈連』告別『馬燈』用常電

  連隊以前一到晚上,就靠點馬燈學習生活,所以連隊就有了一個『馬燈連』的綽號。駐地電業局了解到這個情況後,苦乾兩年,終於把電扯到了連隊。通電那天,連隊買了10萬響的鞭炮足足放了兩個小時。

  『雷公連』身在『雷區』無電擊

  由於連隊駐地礦石裡的金屬含量高,所以每到夏天雨季,連隊特別招『雷』,『雷公連』也因此得名。由於『雷公』在大雨天經常『光顧』,連隊的樹被雷劈斷過,牲畜被雷劈死過。一到夏季,戰士們都提心吊膽。上級了解到這個情況後,給這個營區不足500平方米的連隊安上了7個避雷針。去年連隊蓋了新樓後,又特意安裝了一個400兆的鐵塔,用來避雷。這樣,『雷公』再也不會『光顧』了。

  『無土連』告別『無土』擁良田

  連隊周圍都是山石,沒有一點土地,戰士們想種點青菜苦於沒有適宜的地方。官兵發揚『北大荒』精神,到山上一點點摳土,用草袋子背回來後鋪在石頭地上。就這樣,日積月累,戰士們硬是從山上背回了萬餘立方米土,人工造了近一?多菜地,連隊官兵終於看到了自己菜地裡長出的青菜。

  隨著連隊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激發了廣大官兵衛國戍邊的豪情,連隊全面建設日新月異,跨入了省軍區基層建設先進連隊行列,先後榮立集體二等功2次、集體三等功6次。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