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9日電 過去,因病致貧的情況在農村比較突出。現在,『交上10元錢,看病管一年』。隨著國家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補貼力度的加大,牡丹江市的林口縣、海林市和寧安市越來越多的農民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
從實行『新農合』試點至今,林口『參合』的農民已上昇到18萬人,『參合』率已佔全縣農業人口的76%。到2005年年底,林口新型合作醫療受益面達到2.9%,共為8638名患者支付藥費663萬元,其中83人享受到1萬元的補償。海林市的當地15萬農民參保,參保率接近60%。海林市山市鎮道南村村民劉青芝說:『以前老百姓看不起病,現在交了10塊錢,辦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以後,國家給負擔了大部分醫藥費。』
據了解,牡丹江市的『新農合』按照大病統籌為主,小病補償為輔的方針,采用不同方式吸收農民『參合』。牡市的3個縣市每名『參合』農民每年交納10元錢,加上國家投入,總計每人每年45元的『新農合』基金。現在3個縣市都建立了家庭門診賬戶,林口縣、海林市和寧安市分別以8元、8元和10元的標准設立了個人賬戶,其餘資金全部納入大病統籌,按規定比例用於『參合』農民門診和住院醫藥費用的報銷。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