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0日電 黑龍江省農科院從培訓農民、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入手助推全省新農村建設。上半年以來,以農業科技合作共建為契機在全省范圍內共開展集中培訓1839場;培訓農民83.88萬人,縣、鄉、村級科技人員10549人,種養大戶、科技示范戶32407戶,入戶個性指導28345戶;舉辦電視講座311次、139小時,播放多媒體1187次;發放資料57.85萬份,使我省廣大農民學科技、用科技意識明顯增強,最大程度地發揮了科技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支橕作用。
不斷創新培訓形式,豐富培訓內容。省農科院借助媒體優勢,與各地縣(市)聯手創辦風格多樣、形式迥異的電視專題欄目,在寧安電視臺『相約周末』中的『農業科技與信息』、富錦縣『三農指南』電視專題、樺川縣『星火科技』中的『院縣共建』,常年講解科技常識,對不同階段的農事活動進行了及時的指導,使農民感到科技培訓指導時時存在,就在身邊,深受農民歡迎和關注。利用網絡優勢,在泰來、訥河兩地建立了全省第一個農業技術短信發布平臺,第一時間對所登記的農民發布相關農業信息,解決了由於科研人員少而限制農業信息普及面小的難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寧安縣,省農科院科技人員緊緊抓住環境、政策和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的機遇,借助水稻兩段式育苗超高產栽培技術項目,組織農民觀摩學習,涉及到9個鄉鎮40多個村屯,使水稻兩段式育苗新技術由去年的500畝擴大到今年的8000畝;嫩江縣今年春天土壤?情差,對春播極為不利,省農科院及時印發《2006年春播生產技術建議》等手冊,並開通農業信息網,隨時為農民提供農業科技服務。同時還利用農業科技專家大院,聘請院校專家傳授農業科技知識,把專家教授講課內容制作成光盤,讓農民在家就能重溫講課內容,隨用隨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