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1日電 我省水稻稻瘟病出現後,各地高度重視,快速反應,迅速啟動了稻瘟病防治工作預案。省農委先後派出8個工作組,分赴各水稻主產區,指導農民集中統防統治,組織飛機大面積作業,連片防治。記者20日從省農委了解到,全省稻瘟病防治面積已近1000萬畝次,稻葉瘟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全省防治水稻稻瘟病工作已全面掀起高潮。農墾系統每天出動飛機36架全力進行噴藥滅病;各水稻主產區組織農民利用一切噴藥設備,集中連片打防,控制病情蔓延。為提高防治效果,各地還采取召開病防現場會,通過新聞媒體宣傳等形式,把稻瘟病防治措施落到實處,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乾。哈爾濱、佳木斯等市的23個水稻生產重點縣(市)普遍開展了電視廣播講座、農技110服務熱線等培訓和諮詢。綏化市北林區利用短信互動,將稻瘟病發生及防治措施信息直接發送至種田大戶。
據介紹,今年我省稻瘟病始見於6月12日,較常年早15~20天。由於當時氣溫較低,田間稻苗較小,稻葉瘟一直處在零星發生階段。7月中旬以來,隨著氣溫昇高,連日陰雨,形成了對稻瘟病發生有利的小氣候環境,稻葉瘟呈現快速發展勢頭。據7月18日調查,全省主要水稻產區葉瘟的大發病田塊率已高達80%以上,部分地塊平均病葉率多達40%~60%,病株率達到100%,個別嚴重的地塊已經達到4級程度。有關專家分析各方面因素預計,我省稻葉瘟發生面積將達到1000~1500萬畝,並有大面積暴發稻穗瘟、稻頸瘟的可能,形勢非常嚴峻。
盡管當前全省水田管理和防病工作進展較好,但從調查看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部分乾部群眾認識程度不夠,仍存在麻痺思想和僥幸心理,尤其是對後期稻瘟病的發生估計不足,重視不夠,甚至錯誤地認為前期對病蟲害已經做了防治,不會有什麼大事。二是一些地方防病資金投入不足。由於去年稻瘟病發生嚴重,部分農戶收入降低,加之今春生資價格上漲,種地投入增加,致使一些地方防治資金較為緊張,好戶捨不得投入,貧困戶無力投入,政府沒增加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稻瘟病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三是噴藥機械落後,撲滅進度較慢。目前我省農民現有的藥械大部分為上世紀50年代設計定型的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技術落後,噴藥質量差,作業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