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4日電 『自己不能富,不能當乾部。只顧自己富,不是好乾部。』這是寫在鐵力農場機關一進門屏風上最顯著的一句話。
在采訪中,乾部職工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也是『共同富』。記者在第七管理區十三居民組,見到了今年46歲的黨支部書記、居民組長兼養豬協會長鄭凡忠,他手指著一群肥胖、滾圓將要出欄的肥豬說,他們全組共有68個職工家庭共同養豬,佔總戶數的97%。
養的全是『清一色』的杜洛克、梅山大白、北京長白等名牌,一年可出欄肥豬3000餘頭,職工獲利50餘萬元。我作為一名黨員,感到驕傲的並不是因為自己掙了幾萬塊錢,而是因為為職工趟出了一條實實在在的發家致之道。
這個農場在黨員乾部中開展以『帶頭致富,帶領職工群眾共同致富』為主要內容的『雙帶、雙幫、雙培、雙先』為鏈結的『四雙』活動。活動以黨員服務區為依托,實施『雙幫』,建立經濟聯合體,通過聯保、聯戶等形式,為職工籌集資金,提供信息和技術,實現先富黨員幫扶貧困黨員,黨員幫扶貧困戶,實現共同富裕。
今年35歲的黨員趙剛,是農場最早投入開發中草藥種植並以藥致富的大戶。早在5年前,就成了農場遠近文明的超10萬元大款。他當了中草藥公司經理後,在自己繼續帶頭種植『平貝』、『輪葉黨參』、『五味子』等高效益中草藥的同時,把基地裡的22名黨員組織起來,建立黨員服務區、設立黨員乾部7個責任田網點,幫助全場職工群眾以藥致富。在趙剛的帶領下,中草藥種植基地出現了獲利100萬元的種植戶6戶,50萬元的種植戶10戶,30萬元的種植戶20戶,10萬元的種植戶46戶。
到目前全場已有30人實現了『雙帶』目標,有88名黨員乾部新結『雙幫』對子196個,建立『雙帶』基地38個,『雙培』基地21個。去年,這個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1.2億元,二、三產業1.6億元,人均收入達到9000元,農場實現經營利潤500萬元。最困難的貧困戶年收入也在萬元以上。被省農墾總局確定為第一批總局級新農村建設試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