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0日電 28日,哈爾濱市道裡區榆樹鎮菜農劉風芝含淚將自己家種的一畝半西葫蘆連秧子全都扔進地頭的壕溝裡,改種秋白菜。今年進入夏收季節,在這個鎮已不止一次發生農民自毀菜田現象。
榆樹鎮新鄉村是道裡區的近郊村,具有十幾年種菜歷史,大多數農民都以種菜為生。但是今年農民由於市場預測不准,導致部分夏菜滯銷,出現了一車菜沒賣出一包種子價錢的現象。
新鄉村菜農劉風芝今年把自己家1.5畝承包地全都種上西葫蘆,由於上了地膜,管理施肥都很及時,西葫蘆秧苗長勢喜人,西葫蘆結的也很多,10天前將收獲的第一茬西葫蘆裝滿兩拖拉機運到批發市場,買了200元錢。當第二茬西葫蘆運到市場後,批發價每公斤只給0.04元,一車800公斤的西葫蘆纔賣了32元錢。劉風芝回到承包地看到滿地長成的西葫蘆,個個都有1公斤以上,卻連種子錢都賣不出來。生氣之下,她將一畝半西葫蘆帶秧子連根拔起全都扔進地頭的壕溝裡,最低估算扔掉的西葫蘆也有2000公斤。
提起毀菜的事,新鄉村農民吳貴平指著道邊一大堆爛白菜說:『今年種早白菜和大頭菜的農民也賠了。本想靠早茬菜掙點錢,沒想到今年誰種早白菜誰賠,開始每公斤0.10元。最後不用稱了,一元錢給一麻袋都賣不出去,乾脆都扔到地頭爛了。』
據新鄉村一名姓王的村乾部介紹,今年出現菜農毀菜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市民不需要,很多城裡人剛吃完冬儲白菜,想吃茄子、西紅柿、辣椒等,所以早白菜、大頭菜就沒人買;二是農民缺乏市場預測經驗,選種的品種比較集中,市場上供大於求,自然出現過剩後當垃圾扔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