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日電 『黑河是個小市,經濟總量在全省各地市中始終排在十名以外。』黑河人愛這樣介紹自己,以提醒自己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但在我們眼中,黑河卻不是個『小市』:這裡土地遼闊,人均耕地16畝多,居全國首位;這裡口岸經濟發達,是我國對俄經貿的鼻祖與第一窗口。更令人振奮的是,在依托資源發揮對俄優勢的發展思路下,黑河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出市區向東9公裡、20分鍾左右的車程,就會看到近年來被黑河人津津樂道的新興基礎原材料加工區,幢幢廠房掩映在綠樹山野之間,排排粗大的電線電網格外醒目。黑河邊境經濟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何平告訴記者,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低價俄電工業區』。別看現在只有6家企業入駐,但要來的企業多了,二期都快排滿了。
2003年,國內能源供需日緊,許多地方不得不拉閘限電,具有超前戰略眼光的黑河人獨闢蹊徑——與一江之隔的俄羅斯阿穆爾州簽下購電合同,以每度0.25元的超低價格供應區內企業,遠低於0.6元/度的常規電價,打造了一個招商引資強磁場。當年,就有北京燕山工貿和丹東的4家企業慕『電』而來,投資7000多萬元建成投產6臺工業硅冶煉爐和1臺鉻鐵冶煉爐。
『沒有如此充足且低廉的電力保證,我們企業不可能開工頭一年就實現利潤500多萬元。』正在廠區巡訪的燕山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德福說到俄電,贊不絕口。他說,工業硅生產是高耗電行業,企業用電成本佔生產總成本的40%左右;開工一天.至少要耗電30萬度。 黑河邁人新發展機遇期但因為使用價格低廉的俄電,企業每年可節約成本300多萬元。
從市區搬遷到該工業區的黑河市恆基水泥有限公司也嘗到了電價低廉的甜頭。總經理程廣學告訴記者,在這裡,我每年的用電費用省了一半多。因為電價便宜,我們生產的水泥市場價賣到2600元/噸還有利潤,比市場的常規價格低三四百元。『如今,新農村建設必將帶動水泥等建材市場,我粗略算了一下,僅在我企業的輻射半徑內,水泥的需求量就將增加15萬噸,我們現正在采取一切方法擴大生產,絕不能讓這難得的市場機遇白白溜走。』
從2005年開始,黑河市的經濟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的態勢:工業經濟各項指標、糧豆薯生產總量、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重點項目建設均創歷史最好。今年一季度,該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6億元,同比增長17.3%;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7億元,增長31,8%。多年來困擾該市的工資發放和運轉問題得到解決,財政工作重點已從保吃飯逐步轉移到支持經濟和社會發展上來。這其中,新興基礎原材料加工區的開工投產功不可沒,但煤炭水電、進出口貿易等這些黑河特有優勢產業也發揮出色。在黑河采訪,時時能感受到一股創業的激情:埋樁架線加大俄電購入量,加快黑龍江大橋建設,江底鋪管引俄油入境,境外開發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開采三吉屯煤田,開發鐵礦、銅礦、水電,建設海瀾熱電……每一個項目都戰略宏大,蘊藏無限希望。
副市長張憲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把自身的振興與區域的發展統籌考慮:為吸引投資,黑河引進俄羅斯低價電打造工業區;為做大旅游,黑河把出人境游作為王牌重點經營;為發展產業,黑河把目光盯向對岸鄰國富足的土地、原油資源,合作開發,同時潛心布局建設對俄出口加工基地;為積蓄後勁,黑河加快推進黑龍江大橋的建設工作,同時廣泛招商,開發地下礦藏,擴大水電項目。圍繞這些優勢與亮點,去年,黑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帶十區』建設,強力推進產業擴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如今,有了新戰略的黑河市處處可聞機器轟鳴,滿眼皆是建設者的身影。僅今年新開工的大項目就有15個,續建項目13個。由於項目建設,一季度全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0.22億元,增長6.6倍!而在不久的將來,伴隨俄油的入境和黑河大橋的開通,一個嶄新的黑河必將展現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