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日電 題:『3·15』標志豈可一停了之
曾經風光一時、贏得無數消費者信賴的『3·15標志』,竟然悄無聲息地壽終正寢了!
禍起『歐典地板』在『央視3·15晚會』上被曝光涉嫌欺詐消費者,其所謂創建於1903年的德國歐典企業在歐洲擁有1個研發中心、5個生產基地的神話根本不存在。而消費者在質疑歐典地板的同時,也對『3·15標志』產生了質疑。此後央視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84%%的被調查者認為消協認證『3·15標志』誤導消費者;61%%的人表示『歐典事件』後,再購買商品時遇到『3·15標志』,不再信任。
中國消費者協會的『3·15標志』認證,2000年3月15日誕生,歷時6年多。這個標志曾被稱為集『社會監督』、『消費維權』、『信譽證明』、『消費引導』四大功能於一身,具有相當高的公信力。多少企業夢寐以求地盼望著能獲得這個象征高質量、高信譽的標志,而一旦獲得這個標志,商品的身價無形中飛漲,銷路也隨之暢通起來。
任何認證都不會是毫無瑕疵的,『3·15認證』也概莫能外—————這是一個文明社會必須要正視和接受的,甚至可以說,這是制度運行過程中必經的一步。以此而論,有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出問題,就簡單的一停了之,不去積極尋找問題根源,一個『3·15認證』被叫停,不能避免今後會有類似的欺騙招牌產生。
由此可見,當務之急不是叫停『3·15』,而是在制度建設上更上一層樓,真正以維護消費者權益為己任;建立健全認證程序,打破暗箱操作,實現認證透明化;接受全社會的監督,更有必要實行『跟蹤認證』制度,建立合理的『認證退出機制』,改變那種商業企業一旦認證成功,就再不聞不問的終身制,使認證企業隨時處於監督之下。
許多人認為,『3·15』標志很有必要繼續保留,否則,目前放棄了『3·15』,社會上必然會出現魚龍混雜的以各種面目出現的『3·15』,不僅增加了社會控制成本,消費者也會苦不堪言。歸根到底,國家還需要『3·15』,廣大的消費者還需要『3·15』,我們希望一個嶄新的『3·15』能盡快出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