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郡縣治則天下安 黑龍江省委九屆八次全會熱議縣域經濟發展
2006-08-09 10:39:4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焦明忠 賈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9日電 縣域經濟是縣級行政區劃內地域特色鮮明、功能比較完備、產業門類比較齊全的區域經濟,是構成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和支橕力量。省委九屆八次全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深入研究縣域經濟發展問題,並就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作出決定,這是省委為推動全省經濟發展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

  『進一步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步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和客觀要求,是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戰略舉措。』

  在省委九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省委書記錢運錄在代表省委常委會作的重要講話中闡明了進一步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意義和要求。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代表省委常委會作的《關於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的說明中,則進一步闡釋了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和任務及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持政策等。與會同志深切地感到,這次全會把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作為主要議題,討論並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一次新機遇,必將使我省縣域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省經濟委員會主任陳長湧說,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的發展,特別是2003年召開了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出臺了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若乾政策,推動全省縣域經濟進入了加快發展時期。此次省委全會又對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進行全面研究和部署,意義深遠。他說,縣域經濟是全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全省經濟,擴大經濟總量,推進結構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縣域經濟的發展。我省工業增加值與廣東省相當,可國有企業佔了87%,而廣東只有25%;我省規模以上企業2800戶,不如山東省的一個濰坊市(3600戶),要實現『十一五』目標,工業增加值需達到50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要增加到6000戶,最大的潛力就在於縣域工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

  與會同志認為,我省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縣及縣以下的廣大農村區域,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出發,縣域經濟更應加快發展。大家表示,目前我省發展縣域經濟面臨很多有利條件,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多年發展有了基礎和經驗、財政支持力度逐步增強等等,只要我們搶抓機遇,加強引導,給予政策支持,縣域經濟就會有一個大的發展。

  『加快發展縣域經濟,要開拓視野,統籌考慮縣域、城市轄區、墾區和森工林區等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

  省委九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上,一些新面孔引人注目———來自各市地轄區的區委書記們。伊春市烏馬河區委書記秦瑞峰說,伊春市各區的區委書記們都是第一次參加省委的重要會議,親耳聆聽省委書記、省長的講話令他們既激動又鼓舞。作為林區、市轄區,在經濟發展上他們深感與各縣市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此次研究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會議不但邀請他們參加,而且在政策的制定上統籌考慮,讓他們對加快區域經濟的發展信心倍增。

  在《關於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中,加快城市轄區經濟發展,大力推進縣與墾區、森工林區、油田、礦區合作共建,被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提出了明確要求。很多與會同志都表示,省委全會在謀劃縣域經濟發展中,統籌考慮縣、縣級市、城市轄區、墾區、森工林區等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突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牡丹江市委書記馬曉林說,牡丹江今年以來加快發展的趨勢明顯,國企改革、對俄進出口加工都取得突破,在縣域經濟發展上,所轄六縣市有一半是全省十強縣,群體優勢突出。但是所轄四區在發展上相對滯後,我們將按照會議要求做好規劃,給各區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

  『各地要進一步完善發展縣域經濟的思路和規劃,抓緊研究出臺各項配套政策措施。』

  來自各地各部門的與會同志紛紛表示,此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充分表明了省委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心和魄力,他們將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進一步完善發展縣域經濟的思路和規劃,抓緊研究出臺各項配套政策措施。

  『省委做出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措施具體,含金量很高。』尚志市委書記楊靖武認為,《決定》中將審批權充分下放,體現了省委發展縣域經濟的決心和勇氣,這是體制上的改革,是強縣的根本環節。而財政支持、金融傾斜和獎金激勵則是動真的、來實的,將會調動縣級黨委政府的積極性,聚精會神抓發展,一心一意為群眾謀利益。楊靖武深有體會地說,發展縣域經濟的核心是因地制宜,依托資源優勢,實行『一招三化』。『一招』,就是招商引資、上項目。招商引資是主要途徑,項目是重要載體,有了好項目纔能推動產業化發展,形成帶動效應,解決就業等一系列問題。『三化』,一是抓產業化。實現貿、工、農一體化發展。尚志市目前形成的『兩牛』、漿果、食用菌、藥材、林木等五大產業化鏈條,拉動70%的農民增收。二是抓工業化。要用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原字號的農產品價值太低,農民一年忙到頭也賺不了幾個錢,只有用大工業帶動農產品的深加工,纔能促進農民增收,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近年來,尚志市已形成了7大行業的31個工業項目,農產品工業產值佔農業總收入的60%。三是城鎮化。實施中、小城鎮發展戰略,由此輻射拉動鄉村發展,培育和形成新的市場載體,讓農民變成工人,農村人變為市民。

  綏芬河市委書記、市長徐廣國說,進一步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一方面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勇於嘗試,大膽改革,一方面要下功夫把省委精神吃透,緊密聯系實際,用足用活用透政策。一定要把好的政策真正落實到位,不能抽條、縮水、走樣。近年來,綏芬河緊緊抓住中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深化的重大機遇,依托口岸通道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產業,在全省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去年,綏芬河人均GDP、農民人均純收入等九項指標列全省第一位,連續五年進入全國百強縣(市)。他表示,綏芬河將搶抓機遇,明確思路,依托口岸優勢,發展特色經濟,進一步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把綏芬河建設成特色鮮明、實力雄厚的口岸明珠,為全省縣域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