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電 題:生命禮贊——追記教育先鋒海林林業局第一中學校長崔國勝
記者 黃健
![]() |
全校師生沈痛悼念崔國勝校長 |
![]() |
學生手持鮮花為敬愛的校長送行 |
![]() |
崔國勝校長的追悼會 |
49歲,本應是大展宏圖的黃金時候,崔國勝卻倒下了,倒在了他傾注了畢生心血的教育事業上,倒在了他深深眷戀的這片熱土之上。
實施名師戰略,讓學校走向輝煌
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海林經濟陷入困境,海林一中的骨乾教師陸續外流,學生紛紛轉學。學校一度只剩下300多名學生,整個高中不足百人,高三僅剩24人。危難之時,林業局黨委於1991年將全國模范教師、省級特級教師、在師生中威信極高的崔國勝推到了校長的位置。而當時,正有許多南方名校邀請崔國勝前去任教,其中珠海一家學校聘請他去當校長,並許諾年薪20萬。崔國勝望著破舊的校捨和學生們一雙雙期待、信任的眼睛,毅然選擇了留下:"林區的孩子不能沒學上,林區教師的待遇太低了,我一定想辦法改變這一切。"![]() |
崔國勝校長 |
為擺脫困境,崔國勝先嘗試走勤工儉學之路,他背著方便面,坐著硬板車外出考察項目,可投資少、收益大、風險小的項目沒有找到;他又尋求聯合辦學之路,但海林一中這個燙手山芋無人接。執著的崔國勝毫不灰心氣餒,最後下決心做林區教育改革『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采取名師戰略激活教育資源。其中最重要的一招棋是實行『一校三制』的分配原則:名教師一檔,應屆大學生二檔,現有企業教師三檔。在全校教工大會上,崔國勝說:『我拿第三檔工資。』為此,他冒著被林業局處分的風險,賣掉校辦工廠,籌集了名師招聘費。
1997年4月的一個夜晚,崔國勝在翻閱《中國當代名人大典》時,目光停留在蘭西一中特級教師安茂森的名字上。『一定想辦法把這位老師聘請過來。』經過多次電話交流後,他跑到蘭西縣。安茂森在崔國勝的邀約下,第一次來到海林林業局第一中學,卻被眼前破敗的景象驚呆了,默默返回了蘭西。幾天後,崔國勝又一次跑到蘭西。他對安茂森說:『你我都是特級教師,我們應該合起手來乾一番事業。別看現在一中窮,只要我們乾好了,就一定能超過別的學校。』透過誠懇的話語,安茂森感受到了他的正直、纔乾和摯誠。安茂森第二次來到海林林業局第一中學就站在了講臺上。
為了把名師留下,崔國勝千方百計地為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為此,先後兩次把局裡分給他的樓房讓給了請來的名師們。7年多來,他陸續從山東、甘肅、吉林、遼寧、四川、新疆及省內各地招聘了60多名優秀教師。至此,一中的高級教師佔高中教師的85%,70%是縣市級以上優秀教師,能擁有這樣一支教師精英隊伍,在省內重點校裡也是很少見的。一度被人冷落的海林林業一中又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2000年300名應屆畢業生中有160人考上大學,至今已有2615名學生跨入大學門檻,連續6年保持高考成績在全省森工及牡丹江地區的第一名。學生由當初的300多人驟增到3000多人。
![]() |
崔國勝校長為學生頒獎(左一) |
無私的愛溫暖著學校的師生
當校長前,崔國勝當了13年班主任。『只要把點滴的愛用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會迸發出泉湧般的能量。』崔國勝經常這樣說。
他當初中班主任時,接的是當時全年級基礎最差的慢班。可他接任三年後,這個慢班中考昇學率達84%。『一個都不能少』是他幫助學生的宗旨。高三學生胡連嶺、樊曉磊等,都曾切身體會過崔老師對他們的關愛,在他們面臨人生最困難的時刻,崔國勝牽著他們的手走過了坎坷。2002年、2003年,胡連嶺、樊曉磊分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和清華大學。
崔國勝的心如一團火,時時溫暖著他人。2005年7月初,高中一位老師做闌尾手術,崔國勝拖著病重的身體趕到醫院,在走廊裡,他用手頂著作痛的肝區焦急地等待著手術的情況。直到看到安全地從手術室推出的教師,他纔放心地回到學校。
細微之處見風骨
『在我心中,始終堅持這樣一個信念:作為教師,就要把課教好;作為校長,就要把學校辦好;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處處發揮表率作用,對待名利,應有無我的精神。』這是崔國勝對自己的要求。
崔國勝的妻子宋金香是他讀師范學校時的同學,有人提出讓宋金香到一中教書,崔國勝卻說:『只要我在一中工作一天,我的妻子就不能到這裡工作。』無奈之下,宋金香只得於1998年內退。1997年,他的侄子僅以2分之差未能考入一中,弟弟找到他說:『哥,花點錢讓他進去吧?』他卻說:『不行!這個標准誰也不能破壞。』後來這個侄子補習一年考上了一中,又因違反校規,被崔國勝堅決地退了回去。很多人找他說情。他說,對學生只有一視同仁纔能管理好。
因崔國勝工作業績突出,林業局每年都要獎勵他二三萬元,但他一分也不往家拿,放到學校的財務科,用於教學和改善教師生活。
這幾年,由於學校規模越來越大,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送錢送物的事情多了起來。一次,一所省重點學校的一名教師通過了一中的應聘考核,臨走時硬要塞給崔國勝1萬元錢。崔國勝說:『你來任教靠的是能力,不是金錢。』那位教師深受震動。在學校擴建過程中,一個開發商找到崔國勝,說:只要把這個工程給我,我可以先給你10萬元好處費。崔國勝義正辭嚴地說:『學校擴建是百年大計的工程,是對學生生命負責的工程,你別說給我10萬,就是給我一座金山,我也不能把工程給你。』幾年來,學校擴建工程造價總金額1460萬元,擴建面積21,798平方米,崔國勝始終是兩袖清風。
他隱瞞病情,堅持工作
2004年10月,崔國勝借出差的機會陪妹妹去北京看病,他順便檢查自己的肝部,不料檢查出患有血管瘤。醫生建議他住院手術切除,他只是選擇了簡單省錢省事的介入治療。他說:"學校還有好多事在等著我,這病要不了我的命,我的學校要是垮了的話,我的命就真的沒了。"
到2005年四、五月份,師生們發現他經常按著疼痛的肝部,問他怎麼了,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小毛病,腰間盤突出。"六、七月正值學生們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而這時也正是崔國勝病情嚴重惡化的時候,他仍每天堅持接待應接不暇的學生家長。一位學生家長找到他商量孩子報考的事,崔國勝肝部疼痛難忍,不時地站起來按著腰部轉上一圈。這位學生家長急了:"你總轉什麼,是不是煩我了?"崔國勝微笑著坐下,跟這位學生家長繼續分析、商量。如今每提起這件事,孩子已順利考入北京大學讀書的這位家長便失聲痛哭:"我好悔呀,我哪知道那是崔校長肝疼得坐不住啊!"
2005年7月16日,崔國勝最後一次外出治病,同事們還蒙在鼓裡,他自己卻清楚,屬於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讓家人幫助保守秘密:現在是學校招生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能因為我的病情影響大局啊。
到了外地,他每天仍接聽老師、學生、家長的電話。每次通話,他都聲音宏亮地說:"沒啥大毛病,過兩天就回去了。"可誰能想到,此時由於病情嚴重,醫院已不收留他,他滯留在小旅館裡?有誰又能想到,為了保持正常聲音,他由三個家人扶坐起來通話,每次通過話他都累得呼吸急促,疲憊不堪?
崔國勝先後6次去北京、天津治療,頭幾次都是自費,後來實在沒有錢了,纔給林業局局長程雲山打了電話,並懇求他對自己的病情不要告訴任何人。這位在林區工作了一輩子的硬漢聽後熱淚縱橫:"老崔,你怎麼不早說啊,你是林業局的寶啊。我這個局長有困難,就是借錢也要給你看病!"
在崔國勝已不能站立的時候,他的愛人把家中的一萬塊錢交到前來探望的林業局教育局長手中,說:"國勝對我有個交待,讓我一定要把這錢交到你手裡。他說有那麼一天,森工總局、教育系統的一些同事肯定會來,這錢就用作招待費吧。"教育局長抑制不住奪眶而出的淚水,扭頭趕緊離去。
倒也要倒在深愛的土地上
見治療無望,家人建議回家,崔國勝說:"我必須堅持到學校開學再回去!"2005年9月6日,傳來學校一切正常的消息,崔國勝對家人說:"我們該回家了,我要看看我的學校、我的學生,我想他們。"挺著42度的高燒,崔國勝踏上了返鄉的路程。可是車剛到吉林省四平市,他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他沒來得及再看一眼他魂牽夢繞的校園和師生。他,用堅定的意志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