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5日電 題:讓改革成果惠及每一位職工--伊春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紀實
在將近一周的時間裡,我們接觸了伊春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旁聽了部署相關工作的市委常委會,走訪了正在實施『林改』的5個林業局、5個各具特色的林場(所)、將近30位承包戶。
歸納起來,可用一句話表述:在國有資產不流失,林地不逆轉的大前提下,職工至上,程序嚴細,操作『陽光』,確保了這項重大改革開局順暢,這裡的人們正在以更加求實的精神,傾情、穩健放大這一成果。
伊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華景武說,在改革之初,伊春市委、市政府就明確要求,必須將穩定壓倒一切的原則落到實處,堅持將承包經營主體確定在普通林業職工上,領導乾部不能參與,外部投資者暫不進入。承包基礎價格由中介機構評估確定,以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但充分考慮林業職工的現實承受能力,制定了通過以被拖欠工資及費用抵頂、分期付款、林業局先行借款等多種辦法,確保所有願意參與林改的職工都能參與進來,拿到發家致富的『原始股』,達到『讓改革成果惠及每一位職工』的基本目的。
華景武說,針對那些對政策不托底,或缺乏資金、缺少經營能力而暫不參加林地承包經營的職工,市裡明確要求各試點林場,必須按每戶10公頃的標准,為他們留足地塊,以備他們隨時參與。剩餘部分可將承包對象放寬到試點林業局職工,但同等條件下,仍優先試點林場職工,從而確保改革試點工作得到廣大林區職工的真正理解、信任和支持。
雙豐林業局認真貫徹這一指導思想,同時在實踐中又有所創新,取得了好效果。
據這個林業局的常務副局長劉立俊介紹,雙豐是1932年步入開發的老林區,在多年『兩危』的環境下,職工雖勤勞創業,自立自強,但多數還屬『溫飽型』,沒什麼積蓄,要做到市裡要求的『家家有其山,戶戶有其林』,很難。尤其是『林改』初期,人們對這一新生事物缺少了解,一些人感到不敢包或包不起。於是,林業局就耐心地做宣傳、解釋工作。5月10日在福民經營所召開了試點啟動大會。6月19日又在富民廣場召開了國有林地承包經營動員大會,職工群眾3000多人參加。『林區職工要致富,林子必須包到戶』,書記、局長親自作動員報告。在此期間,局領導班子成員還紛紛帶隊到各試點場所作巡回式宣講,和職工促膝談心,算承包賬,嘮效益嗑,很快就使廣大職工對林權制度改革有了一個正確的理解和認識,紛紛申請參與。
在政策把握上,這個局做到了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鼓勵有資金的承包戶一次結清承包款。在試點啟動時期一次性交款人工林優惠10%、天然林優惠30%的基礎上,局裡又做出了林地承包費一次性繳納的由每公頃每年45元降到35元,調動了承包戶一次結清的積極性,在267個承包戶中,分期付款的只有69戶。
在承包對象上,由最初的試點場所職工到山上場所職工再到山下職工,經歷了『兩次放開』後,原來持觀望態度的『有錢戶』,不敢再等了。局裡做了一個統計,在啟動試點的前10天,共有12戶職工包了林子,實收資金73萬元,而當他們調整了工作思路,觸動了『有錢戶』後,情形大不一樣了,後10天共有85戶承包了林子,實收現金519萬元,是頭10天的7倍。
這個林業局感到,對包不起林子的職工,都給分林子,不是辦法。那樣做,會引發新的社會矛盾。對處於『中間層』的職工,還是要盡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采取靈活的承包方式,激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自己承包林子。局裡采取了『以資頂林、分期付款、預留林地』等辦法,使他們有了更多選擇。經過努力,迄今已有100多戶『中間層』承包了林地。
對於『貧困層』,這個局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困難戶,一類是特困戶。對困難戶和特困戶,他們進行了嚴格界定,困難戶和特困戶的比例不超全場職工戶數的25%,由工會組織評定,張榜公布,在沒有爭議的情況下享受『企業內部無息借(貸)款政策』。這個政策就是『困難戶』先交30%的林木資產流轉費,其餘欠款到有收益時再補齊,這樣就基本解決了困難戶包不起林子的問題。局裡從7月1日起對困難戶進行了界定、公示,公示一個月後正式實施。在公示期間,有的『困難戶』因怕包不到好林子,主動放棄了扶助政策,目前已有7個『困難戶』自己籌資承包了林地。
對『一次性交款』、『分期付款』和享受『企業內部無息借(貸)款』等3種交款方式的承包戶,這個局在政策上也有區別。『一次性交款』的優先又優惠,『分期付款』的只優先不優惠,享受『企業內部無息借(貸)款』的不優先也不優惠,而且承包地塊須由林業局分配。局裡認為,這樣做比較合乎情理:貧困可以扶持,但不可以鼓勵。
通過這些辦法,這個林業局做到了試點場(所)『家家有其山,戶戶有其林』。
重點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是一開先河的壯舉,沒有經驗可循,必須大膽實踐,但又必須力求規范,高起點、高標准、陽光操作,以確保50年乃至更長時間不出問題,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從各試點局的情況看,這方面工作大都做得井井有條。雙豐林業局給人的印象更深刻些,大體表現在『內業建檔一目了然、外業區劃一清二楚』。他們設計了一套內業管理表,分門別類,輸入微機,既方便隨時查閱,又保證長期存檔。在已經承包的外業地塊上設立永久標樁、標牌,標明承包人、林班、小班、面積、樹種和林齡,做到現地與檔案一致,承包經營界線清楚。
鐵力林業局在試點過程中,始終堅持公開透明,嚴細管理,陽光操作。他們提出三個確保:確保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的各項環節連續貫通;確保林權制度改革各項計算依據和工作成果真實可靠;確保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有序健康運行。
根據市裡的相關規定,這個局結合本地實際,又制定了一套實施細則,使之更具操作性。
擬議承包的林地質量、價格,是承包戶關注的焦點。為了讓群眾心裡托底,他們在承包前即把適宜流轉的承包地塊的綜合信息張榜公布,便於群眾選擇。林地被承包後,承包者身份、價格等情況,再次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困難職工承包林地,可以享受優惠政策,少花很多錢,因而在大家都比較困難的情況下,誰是『困難戶』,惹人注目。為了公平、合理地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林業局把確認權交給試點場所的職工群眾,讓大家說了算。『公推』結果出來後,名單再公示,確認沒有異議,纔經林場出具證明,報局工會審核備案。
由於這項工作做得細,整個過程都在陽光下進行,沒入選的職工信服,入選的職工,則不僅僅是感恩,更多的是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