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7日電 針對一些市民對個人賬戶存在的誤區,哈爾濱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副主任楊林介紹:(1)醫保個人賬戶是計息的,就是今年用不完的錢,累計到明年,本金加利息就是滾動結存個人賬戶;(2)醫保賬戶可以繼承;(3)住院時,自付金額部分也可以使用個人賬戶的資金;(4)不久前出臺的《哈爾濱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中,對於參保者在符合一定條件下的異地就醫也有了相應保障。
楊主任提醒:那些用醫保卡低價『套現』的市民,只考慮到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利益,受損害的只能是自己。舉例來說,如果你個人賬戶資金積累多了,在生大病的時候完全可以用個人賬戶的積累資金,一旦到時候資金有限,這筆錢就可解燃眉之急。很多市民認為,用醫保卡住院時,得自己先花上900元錢,這樣很虧。其實,900元錢只是規定的啟動錢,在患者出院結算後,醫保卡上的存款如超過900元,醫院可將個人先墊付的錢從醫保卡上扣除,退還給患者。所以,平時管好醫保卡上的錢,到了關鍵的時候纔能提供充足的救命錢。
據介紹,哈爾濱市醫療保險分為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兩部分,前者主要用於住院費用的支付,後者主要用於門診和購藥。目前,哈爾濱市380萬城市人口中,參保人數達170萬,自2001年4月醫療保險啟動至2006年7月,共有37萬人次參保職工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就醫,3012萬人次到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醫和到定點零售藥店購藥。這一數字表明,醫保卡在絕大多數市民手中的作用只是簡單的看病和買藥。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