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7日電 剛剛落幕的省委九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要把環境建設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任務。在環境建設中負有重要職責的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如何發揮作用,為縣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近日,記者采訪了省紀委副書記楊德錄。他提出,紀檢監察機關要把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切實體現到實際工作中去,營造以『活』引商、以『優』便商,以『誠』安商,以『法』護商的優良環境,助推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思想放膽發展放手市場放開政策放活
楊德錄說,發展縣域經濟首先要打消顧慮,擯棄歧視和懷疑觀念,做到思想更加放膽、發展更加放手、市場更加放開、政策更加放活,下決心在土地、資金、人纔、公共資源方面支持縣域經濟發展。
黑龍江省做出的各項政策規定,如擴大縣域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實施財政支持政策、改進建設用地管理、加強金融服務等,都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堅持用好用足用活。尤其要保證各項政策相互銜接、完整配套,防止各行其是、上下梗阻、左右摯肘、推諉扯皮、敷衍塞責。對囿於地方和部門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要堅決予以糾正,並且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同時,要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各項政策和規定,真正體現出政策環境優、交易成本低、投資風險小、發展前景好,以此吸引戰略投資者。要對現行不適應縣域經濟發展及與上級精神相抵觸的政策法規,及時進行清理、廢止或者修改,保證政策的統一性和有效性。對投資者不看『成分』看發展不看『出身』看貢獻
『項目至上、客戶至尊』。楊德錄說,各級政府和部門都要推進服務創新,堅持『投資者是上帝、引資者是功臣、公務員是公僕、損害企業利益是罪人』的思想,對投資者不看『成分』看發展,不看『出身』看貢獻。對投資者要做到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馬上就辦,實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務。
在行政審批方面,實行審批項目、審批依據、審批條件等一律向社會公開。在行政服務方面,堅持一個窗口對外、一次性告知、並聯式審批、限期內辦結。在行政監督管理方面,要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遇事不要先說不行,要先想怎樣纔行,為投資者提供方便,為企業降低投資成本。
另外,還要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部門、重點崗位的效能監察,推動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高效運行,防止公務人員的不作為、慢作為和亂作為。堅決消除行政職能體外循環現象,逐步解決職能交叉、權責脫節、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執法擾民的問題。政府『重承諾、守信譽』企業『重合同、守信用』
『「誠信龍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仍有個別部門言而無信、個別企業肆意失信,必須加大懲處和教育力度,從根本上遏制此類現象的發生。』楊德錄提出,要在政府部門開展『重承諾、守信譽』教育活動,使政府切實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在發展縣域經濟中發揮出強有力的領導、組織、協調和管理作用,讓各級政府成為企業溫暖的家、堅強有力的後盾。在企業開展『重合同、守信用』評比活動,引導和規范企業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著眼大局、立足長遠,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服務質量上下功夫,擯棄眼前利益和惡意競爭的短期行為。在社會開展『重公德、守信義』公益活動,以龍江人重誠信、講信用、說了算、定了乾、議有決、決有行、言必信、行必果的社會形象,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從而引來智、引來資、引來商,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讓『平安龍江』建設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楊德錄重申,為縣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法制要先行。要以『平安龍江』建設為載體,推進建設活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毫不放松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嚴打』斗爭,堅持做到『四個嚴禁』。
『四個嚴禁』即:嚴禁司法活動中執法不嚴、執法不公、貪贓枉法。嚴禁在辦案中侵佔企業資金、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嚴禁給基層乾警下達罰款指標。嚴禁搞市場封鎖和地方保護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