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黑龍江省"百名記者下基層"活動優秀新聞作品揭曉
2006-08-18 15:47:4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8日電(記者 印蕾) 全省新聞界『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巡回報告啟動儀式暨『百名記者下基層』采訪報道活動總結會18日召開,會議對『百名記者下基層活動』活動評出的50件優秀新聞作品和10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其中,黑龍江東北網絡臺專題《我以我筆寫家鄉》獲優秀新聞作品特別獎。

  本次采訪活動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統一組織和部署,《黑龍江日報》、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黑龍江電視臺、黑龍江東北網絡臺等新聞單位共同參與,活動於今年4月10日啟動,在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采訪團深入到田間、車間、工地、學校、社區,深入到新聞第一現場,圍繞各地各部門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全局、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展現出的良好前景和湧現出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圍繞我省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所具有的難得的機遇、堅實的基礎、獨特的發展優勢和廣大乾部群眾更快更好發展的強烈願望以及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各媒體在重要時段、重要版面和網站首頁開闢專欄、專題,濃墨重彩、鮮活生動的開展了宣傳報道活動,共刊播各類新聞稿件350餘篇(條),新聞圖片200餘幅,充分展示了黑龍江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各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百名記者下基層』活動

優秀新聞作品和先進個人名單

 

一、優秀新聞作品名單

 

一等獎10篇:

序號

 

作 者

1

外補強身 更要自我健身

——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創新啟示錄

 

2

陸海聯運夢想走向現實

黑龍江有了更近出海口

劉柏森

3

致富先鋒遍鄉村

王白石

4

領著農民學 做給農民看 帶著農民乾 引導農民變

綏化大地閃耀十萬『中心戶』

張桂英

5

抓市場 種特菜 搞活村域經濟

吳耀光

6

四培養:培養我致富 培養你進步

牟維寧

7

七裡地:風景秀麗小康村

吳少艾

8

伊春發展重長遠  種樹育人謀百年

趙國輝

9

社區醫療如何破解看病難(上)

孫笑非

10

小村變成工業『城』

孫秀霞

 

二等獎18篇:

序號

 

作 者

1

鶴崗:循環經濟營造宜居城市

王白石

2

昔日雁南飛   今朝競北歸

——老工業基地振興吸引大批技工回流

 

2

昔日雁南飛   今朝競北歸

——老工業基地振興吸引大批技工回流

 

3

煤化工業越步正當時

劉柏森

4

黑河農業  跨出國門亦精彩

張桂英

5

致富先鋒遍鄉村(配片)

張舉生

6

『新農合』讓農民搭上健康快車

遲小龍

7

遜克:紅白理事會  剎住吃喝風

賈文彬

8

文明建設督導員  小村裡的多面手

 

9

『沙發大王』趙國林: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是我的責任

孫曉銳

10

北安市『反租倒包』 農民不種地也有好收成

魏義松

11

自主創新助循環經濟化腐朽為神奇

 

12

牡丹江殯儀館『四朵金花』用真情洗滌靈魂

何興麗

13

用『絕癥』身軀橕起弱者生命

員繼英

14

哈航:40億研發國產飛機

金鴻雁

15

『新農合』帶來的啟示

楊文龍

16

『我的事情我做主』:讓孩子在自我教育中成長

——伊春市實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四自五愛』工程新聞調查

畢曉帆

17

創新花開 鳳凰飛來

——齊重數控『人纔回流』現象的啟示

 

18

『我就是孩子的媽媽』

——記14個孤殘兒童的好媽媽陳薇

李春平

 

三等獎22篇:

序號

 

作 者

1

綏化市『五戶』引領新農村建設

郭亞洲

2

農資超市:誠信經營得人心

 

3

吃垃圾  吐建材  矸石變寶石

吳少艾

4

好醫生 郝克強

孫笑非

5

走訪哈市紅星村 細數村裡『三大怪』

 

6

旅游與特色種養並舉 漠河人利用『找北』致富

 

7

天更藍 水更清 鶴崗循環經濟建設將廢物變成『寶』

邵月明

8

新世紀新農村——『三網聯動』:農業信息暢通最後一公裡

邱士民

9

同江奔湧『淘金潮』

陸鐵男

10

哈大齊工業走廊大慶項目區:一物多用讓資源發揮最大效率

孫秀霞

11

鶴崗人『一煤多吃』嘗甜頭

姜宏

12

七臺河民情日記解民懮

何興麗

13

從學徒工到高級技師

——記哈爾濱軸承股份有限公司熱處理分廠維修電工、高級電工技師吳鐵岩

員繼英

14

伊春市『一幫一』為特困戶脫貧

王梅娜

15

牡丹江對俄經濟實現兩條腿走路

趙政府

16

寧捨一個億  也要這片綠

——走進園林城市伊春

 

17

公路、鐵路、航運『三路』並舉

        滾滾財源『流』進同江

 

18

漠河借『光』生輝 借『北』發財

 

19

民間資金流進村  工農互動農民撈金

楊文龍

20

有了『紅白理事會』 省錢省事不遭罪

 

21

讓農民就醫不再犯難(配片)

 

22

鄂倫春百姓的錢袋鼓起來了(新聞圖片)

畢曉帆

 

特別獎一個:

    專題《我以我筆寫家鄉》            東北網

 

二、先進個人名單

 

姓名

 

備注

韓海鋼

黑龍江電視臺

領隊

林麗華

黑龍江電臺

領隊

金鴻燕

黑龍江晨報

記者

東北網

記者

員繼英

生活報

記者

畢曉帆

黑龍江法制報

記者

張桂英

黑龍江日報

記者

於雁龍

黑龍江電視臺

攝像記者

齊天

黑龍江電視臺公共頻道

記者

高明

黑龍江日報

攝影記者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