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9日電 題: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駛上快車道
省委九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這是我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步驟,是新時期統籌城鄉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措施,是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戰略舉措。
縣域經濟是全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全省經濟,擴大經濟總量,推進結構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縣域經濟的加快發展。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駛上快車道,使其成為全省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將進一步推動經濟結構優化,提高運行質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抓住了縣域經濟,就抓住了我省經濟發展的全局。
『三農』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我省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縣及縣以下的廣大農村區域,這些人口的生活狀況和富裕程度,直接關系到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的實現,關系到構建和諧社會的成效。發展縣域經濟,正是直接針對農民增收、農業效益提高和廣大農村經濟社會面貌的改變,因而這是一個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尤其重要的是,整合城鄉資源、統籌城鄉產業、市場和社會的發展都要有一個抓手,縣作為城鄉經濟社會聯系的過渡地帶,具有統籌城鄉發展的突出優勢。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可以支持和帶動農村發展,有利於擴大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目前,國家支持農業的一系列政策正在顯出成效,農產品總量不斷擴大,為我省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縣域工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原料支橕,再加上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特有的邊貿優勢,縣域經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只要我們抓住這些好的條件和機遇,出臺力度更大、更管用的政策,為縣域經濟發展營造更加寬松的體制和政策環境,全省縣域經濟就一定能夠乘勢而上,又快又好地發展。
我省縣域分布廣闊,管理體制復雜,資源條件不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因而要從各地實際出發,發揮比較優勢,突出主導產業,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要防止產業趨同,千篇一律。同時還要注意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轉變縣域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縣域經濟發展質量,努力實現清潔發展、節約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發展縣域經濟就是要強縣,就是要富民,因而我們必須把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受到縣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在抓落實的過程中,一定要用好政策用好權,堅決防止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杜絕違背群眾意願,損害群眾利益的現象發生。
按照省委的要求,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工作。從我省實際來看,近年來廣大基層乾部群眾加快發展、強縣富民的願望強烈,積極性高漲,許多地方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找到了加快發展的突破口。本報選取了一批發展縣域經濟的典型,從不同側面介紹他們的經驗,以期取長補短,啟發思路,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為壯大縣域經濟,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鼓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