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超級電容環保公交車投入載客試運行
2006-08-20 13:36:5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0日電 16日,哈市一臺以超級電容為動力源,利用站停時間快速充電、無尾氣排放的新型綠色環保公交車正式投入線路載客試運行,這標志著哈市又向綠色公交邁了一大步。據介紹,如果可行,此種公交車將會大批量投入市場。然而,回顧哈市綠色公交的發展進程,這種綠色環保車能走多遠,它能否像當年摩電、『大辮子車』那樣先熱後冷,成為市民關注的話題。

  體驗超級

  電容公交車

  8月17日14時,記者登上了這輛試運行的超級電容電動公交車,在二十分鍾的行駛中,記者感到的是平穩、安靜、舒適,站間充電也是在上下客的間隙悄無聲息地進行。

  超級電容電動公交車的正式名稱叫『新型站間快速充電電動公交客車』。外觀上,這輛超級電容公交車與時下的豪華大巴沒有太大的不同,車廂寬敞明亮,設有33個乘客座位和1個司機座位,金色的外殼混在車流中並不顯眼。可是這款看似普通的電車卻有著五大超級『內在』:超級電容、無極變速、車載充電機、車載取電器和智能儀表盤。

  走進車廂,記者感覺車廂並不新,詢問後纔知道,這臺車早在2000年便已制成,但由於充電時間長、運行速度較慢和動力性能不理想等問題沒有解決而一直不能投入使用。直至2006年,技術人員總結經驗,參照國內外電車發展技術並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對原有電動車進行了改造,這個車廂纔有幸走出了『實驗場』。據了解,車輛調試時小故障接連不斷,電車公司研制小組的8名成員常常自動留下來加班,問題不解決就不離開『實驗場』。

  該車啟動後,記者沒有聽到發動機的轟鳴聲,車運行時感覺也很平穩。據了解,電動車噪音小、制動柔和,可以有效地緩解車輛啟動和制動時的衝擊力,使乘客感覺更加舒適。行駛了一站,車緩緩停下。此時,司機右手旁的一臺小『電視』的屏幕亮起,只見車頂緩緩昇起一個倒三角形的支架,支架的頂端與供電網線連接。原來,車載取電器開始工作了。很快,支架緩緩落下,充電結束。據介紹,該車運行一至兩站充電一次,一次充電時間僅需45至50秒,可以在上下客時完成。

  在車廂邊部、車座底下,記者看到了兩排取暖裝置。據介紹,因為電取暖的成本較高,因此該車設置的是類似於現在空調大巴的柴油暖風,並在車體的左下方裝載了一個柴油箱。設計人員表示,從嚴格意義上說,這個油箱的設置會有污染。

  如果遇到堵車是不是繞路?如果沒有乘客上下車,是不是車也要耗時充電?車在充電時會不會出現漏電等?對於諸多的疑問,設計人員做了充分的考慮。該車的動力源由18組252只超級電容組成,在滿載乘客的狀態下,最高時速可達55公裡,充電一次可行駛5至7公裡,而哈市市區內公交站點間隔一般在1000米以內,因此該車充電後一次可跑多個站點。當堵車時,司機可以有足夠的動力改變線路,而充電的時間和次數也可由司機根據上下客時間長短自行掌握。另外,該車電控部分的再生制動功能也可以讓車內的一些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補充電壓。而車在充電時,車內的保護裝置會自動斷閘保護安全。

  專家詳解經濟賬

  超級電容公交車的零排放、無污染的環保性能是無毋庸置疑的,而它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節省資金。

  哈爾濱市公共電車總公司在研制時,早已算好了一筆賬。公交車的使用期限為8年,以每日運行150公裡計算,一臺柴油客車的購車費為24萬元,以現在市場燃料價格計算,每昇柴油為4.75元,每百公裡須耗油45昇,8年下來,能源消耗為93萬元,加上日常維護費和冬季使用暖庫的費用,柴油車共須費用128萬元。一臺汽油客車的購車費用為18.5萬元,8年能源消耗需費用78萬元,加上日常維護費和冬季使用暖庫費,共需消耗105萬元。超級電容公交車的購車費用為55萬元,能源消耗費為31.5萬元,日常維護費為3.6萬元,但該車冬季不需要使用暖庫,合計共需費用90萬元。相比之下,雖然超級電容公交車購買整車時一次性投資比較大,但日常燃料消耗和維護費用要遠遠低於汽車,在一個使用周期裡,比柴油車節省近38萬元,比汽油車節省近16萬元。

  據哈爾濱市公共電車總公司技術工程部主任工程師劉志勇介紹,下一步將會對這輛超級電容車做進一步的改進,如將車頂的車載取電器的外形設計的更美觀,在車廂的下客門和車的後部各安裝一個攝像頭以方便司機操控等。

  目前超級電容公交車充電是依靠還沒有拆除的原無軌電車的電網,如果該車在全市普及,將如何解決充電難題呢?劉志勇說:『我們將建立充電式站臺,站臺上方將設立一段電網,每個站臺的預算為5至6萬元。當然,如果不能設立充電式站臺,我們還有另一手准備。因為這種超級電容公交車我們還有另一種設計,就是車上裝載42組電容,充電一次可跑20至25公裡,只須在終點站設立充裝置即可。但這種車的造價要增加25萬元。』

  『工大電動車』今年也要上路

  事實上,就在哈市公共電車總公司研制成功的以超級電容為動力源,利用站停時間快速充電、無尾氣排放的新型電動公交車正式投入線路載客試運行後,哈爾濱工業大學電磁與電子技術研究所研制的『超級電容電動車』的樣車也已經試驗成功。

  崔淑梅,哈工大電磁與電子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參與了超級電容電動車的設計和研制工作。『這個項目是我省「十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目前樣車已經通過了省科技廳鑒定,該項目無論在國內和國際都處於領先地位,今年也要在哈上路試運行。』17日,在哈工大電磁與電子技術研究所,崔淑梅如是說。

  據崔淑梅介紹,現在國際和國內應用的電動車主要以電池電動車為主,不適合像哈爾濱這種寒冷地區城市的氣候。早在幾年前,哈工大電磁與電子技術研究所就研制了一種這樣的電池樣車,但後來沒有上路試運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適應不了冬季出行的要求。因為寒冷,電池裡的電量放不出來。『十五』期間,哈工大電磁與電子技術研究所承擔了『以電容為能源的電動車』的研究任務。經過幾年研究,在原來電池電動車基礎上,改進了很多技術。『電容電動車15分鍾就可充滿電,充一次電可行駛20公裡左右,搭乘乘客50名以上。』

  崔淑梅說,電動車應用推廣需要四個步驟,分別為原型樣車、功能樣車、性能樣車和產品樣車。今年在哈爾濱公交系統中試運行中,進行性能測定,進一步完善電容電動車的功能,經過多方面的應用推廣論證,預計2008年,該車可向市場推廣,甚至可向外省市出售。

  『電動車』推廣

  期待政府支持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國1991年將電動車列為『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並進入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工程,北京、大連、廣州、上海、杭州等城市開始大力發展電力交通。尤其是北京,因為城市污染嚴重,到2008年,城市交通發展規劃要將電動車形成一定的規模。目前,蘭州、洛陽、太原、西安、青島、南昌等城市已經上馬和恢復無軌電車項目,因哈市的電車在全國同行業中久負盛名,有不少城市的同行來哈市參觀學習。

  哈爾濱公共電車總公司技術工程部部長祝黎濤向記者介紹,目前上路的這臺電容電動車正在進行各方面性能的測定,可以說預計達到的目標都已經實現了,現在就差冬季能否適應哈市的天氣這一關了。對於下一步電容電車如何在哈市推廣,有什麼具體打算,祝黎濤坦言,『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要看政府部門的決策。首先資金就是很大的一個障礙,現在這臺電動車的造價大約是50多萬元,如果能批量生產,可能也要在50萬左右,公交部門作為一個非贏利企業,顯然承受不了這麼大的資金。』祝黎濤說:『另外還要看政府部門的城市規劃以及城市建設戰略總體目標。更遠一點說,還要看國家對於這種電容車的推廣和認可程度。但無論怎麼說,發展電車不僅帶來經濟效益,最大效益還是遠期的社會效益。因為它畢竟是無污染。』

  哈工大電磁與電子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崔淑梅也坦言,『盡管我們的項目是在省政府的認可下,有點政府行為的味道,但是下一步還要和哈市政府協調,包括在哪條線路上開闢電容電動車線路,在哪裡設立電站配置點等等,當然更主要的也是資金問題。』

  在今年2月召開的省政協會議上,省政協委員馮洪濱向大會遞交了一份『哈市應制定發展以電車為主的綠色公交計劃』的議案。17日,馮洪濱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曾經去過很多歐美國家,看到許多像美國紐約這樣的大城市中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都還存在,而且城市上空架的線路也是盤根復雜。可哈市卻以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的架線影響城市形象為由將其拆除了,現在想起來確實有點匆忙。『明年我還要在政協會議上提交議案,議案的主題是無軌電車線路不能全部拆掉;經過論證和對車輛的技術更新,恢復有軌電車線路;大力發展電容車,在東大直街和西大直街這樣的一類街路進行試點,然後逐漸形成網絡。』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