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兩千件民俗精品爭奇『哈博會』 多件藝術品已被市民『預訂』
2006-08-21 05:36:4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季佳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1日電 正在兆麟公園舉行的第七屆哈爾濱民間民俗藝術博覽會受到眾多市民的『追捧』。慕名而來的人們充分領略了黑土文化的獨特韻味,紛紛贊嘆民間藝術家的精湛技藝。目前,展會展出的多件精品已被市民『預訂』。

  柴草垛裡淘出好根雕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見謝傳山的時候,他正細心守護著參展的根雕藝術品,唯恐來往的人流撞壞這些寶貝。謝傳山說,當年身體不好,醫生讓他學點手腦並用的技藝。思來想去,他選擇了根雕。十幾年過去了,他的身體越來越好,對根雕也越來越癡迷。為了找到理想的根雕原料,謝傳山經常去周邊鄉鎮、村屯『淘寶』。那些老鄉手中的燒火棍,在他眼裡都是渾然天成、稚拙古朴的藝術品。指著參展的3件作品,老謝興奮地說,這些根雕原料都是他在老鄉家的柴火垛裡發現的。

  七尺男兒是蘇繡高手

  看見精美的蘇繡作品《飲中八仙》,記者和在場的觀眾不敢相信如此精致的蘇繡居然出自男子之手。33歲的王君面對眾人的疑問顯得很平靜,『近代蘇繡的創始人就是美術學院的一個男教授,所以男人繡花沒什麼大驚小怪的。』王君介紹說,蘇繡最講究的是繡品精致,針法細膩,為了色澤艷麗,蘇繡都選用上等的蠶絲線。有時為了繡得細致入微,需要把一根蠶絲線破成8股。他告訴記者,一些喜愛蘇繡的女同志,折服於他高超的技藝、細膩的針法,現在正想拜他為師。

  古稀老太作品成『產業』

  76歲的劉志穎已連續參加了6屆『哈博會』,從民間剪紙、刺繡、木雕等單一的民俗藝術起步,到如今展會上的近50種藝術種類,劉志穎親眼目睹了『哈博會』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過程。『哈博會』更將她從一名東北民間刺繡愛好者、制作者,變身為延壽縣一家繡毯廠『老板』。如今她帶領著十幾位徒弟設計、生產繡毯,許多作品已經可以批量生產,成為代表北方民俗藝術的精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