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2日電 日前,為提高城市綠化管護水平,鞏固園林綠化建設成果,松北區邀請了上海市普陀區園林綠化專家到松北區現場指導。其間,記者采訪了這些綠化專家,請他們給哈爾濱市的綠化管護獻上一策。
『行道樹有些雜亂無章』
8月19日,上海市普陀區綠化管理局副局長竹月娣等一行7人專門抽出一上午時間看哈爾濱的綠化。竹月娣說,『哈爾濱的綠化工作發展很快,長江路、開發區景觀廣場、遠大生態園和太陽島的綠化都很好,但多數街路兩旁的行道樹都是自然生長狀態,這與哈爾濱的城市建築很不協調。行道樹也是一個城市裡吸引人的景致之一,是一個城市的「市標」,不僅要把行道樹當做城市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做,還可以請畫家、建築設計師共同參與,把行道樹當做一項藝術創造。注重自身大都市形象的上海把行道樹作為城市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加以規劃。』普陀區園林建設綠化有限公司綠化管護技師黃慶久說,行道樹具有景觀效應,樹冠像一個人的頭發,應該有型,它是一道風景,錯落有致,給人一種視覺上的舒服愉悅感,而哈爾濱的行道樹則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會上樹的綠化管護技師太少』
據了解,上海市普陀區的綠化養護(除小區外)都由招標的普陀區園林建設綠化有限公司一家承擔。據該公司董事長楊雁平介紹,該公司有員工278人,其中中高級綠化管護技師就有140多人。他們都有登高上樹的『絕活』,『絕活』都是一代傳一代的。公司至今留用的最老技師已經帶出20幾個高徒,還帶出一個研究生。在哈期間,該公司的技師黃慶久現場上樹演練,他那嫻熟的技術讓在場的哈爾濱同行們叫絕。
據業內人士透露,因體制改革,哈爾濱的老一代綠化管護技師都退休了,他們的剪枝『絕活』也失傳了,現在,會上樹的人幾乎沒有。
『三分建,七分管理』
據介紹,上海對城市的綠化管護投入特別大,每年每棵樹的養護投入是按胸徑的大小來定額的。如胸徑在15厘米以下、25厘米和50厘米以上的,每年投入分別為30、50、70元養護費。而哈市對養護投入微乎其微。
據松北區綜合整治辦主任李建霖介紹,松北區今年種植樹木總數超過42萬株,新增綠地面積172公頃,所以綠化管護是重中之重。根據上海普陀區的經驗,松北區將在社區組建成型後,逐漸完善專業綠化養護管護隊伍、小區建設單位、社區居民的三級養護管護網絡,形成區街聯動、專業和居民共管的養護管護機制。
但這樣的經驗多久能在全市鋪開,還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