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4日電 黑龍江的夏季漂流,鐵力獨佔鰲頭。鐵力旅游業為何飛速發展?鐵力人說是因為他們有一個提出並實踐旅游強縣戰略的市委書記。早在6年前,時任市長的孟慶傑就創造性地提出將生態旅游作為優勢產業優先發展,並將旅游業提昇為鐵力市五大特色產業之一重點發展。如今,旅游業在當地經濟中異軍突起,擔負起帶動鐵力走出縣域經濟發展困境的重任。
發展特色產業不拼工業產值
談到旅游,鐵力市委書記孟慶傑侃侃而談,他坦言自己想到旅游就有激情。他說,振興縣域經濟,每個縣應該根據各自的優勢發展特色產業。鐵力過去80%以上的財政收入來自林業,產業結構單一。在林業『兩危』情況下,鐵力如何發展?2000年6月,剛剛任鐵力市長的孟慶傑組織全市開展了關於鐵力發展的大討論,提出旅游業是鐵力最具發展前途的產業。語驚四座。旅游在鐵力怎麼可以作為一項重要產業來發展?當時的班子成員和老百姓都不理解。
孟慶傑分析說,鐵力的最大優勢是生態,鐵力山奇、林茂、水秀,為我們確定生態經濟發展戰略奠定了基礎,鐵力農業資源少,難以發展成農業大縣,旅游業優勢特別明顯。我們的山沒有黃山好看,但我們的生態好。我們家的房頂上風吹來點土,就能長出樹。鐵力地處小興安嶺南麓,行政區劃面積6000多平方公裡,80%被森林覆蓋,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全國最高。更有黑龍江的降水中心馬鞍山,這些都是發展生態旅游的絕好資源。從地理位置看,鐵力位於我省中部,鐵路、公路貫穿全境,四通八達,具有發展旅游的區位優勢。以鐵力為中心,以200公裡為半徑劃個圓,城裡人往哪去?遠的去不了,城市的公園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魅力,鐵力的地理位置、生態條件決定其成為最好的去處之一。因此,鐵力不與其他縣份比農業、拼工業,而是抓住生態優勢,優先發展旅游特色產業。
巧營銷發掘消費需求
孟慶傑說,旅游業由於經濟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日益旺盛而成為朝陽產業。目前,旅游業已成為眾多國家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就業點和消費點,在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那麼,如何引來游客、唱響鐵力旅游?孟慶傑說,我最贊同美國旅游營銷協會的定義:『發現消費者需要並滿足他們』。孟慶傑想了很多點子。2002年,鐵力市首次邀請省內數十家新聞單位、旅行社到鐵力體驗綠色生態之旅,並舉辦了旅游推介和信息發布等活動。為吸引更多人的眼球,鐵力市與鐵路部門和哈爾濱各大旅行社聯系,開通了哈爾濱至鐵力的第一趟旅游專列,『鐵力旅游專號』使鐵力旅游掀起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高潮。游客蜂擁而入,一時間,鐵力的鞋帽等旅游用品緊缺,房價瘋漲。
為緩解旅游客流高峰的壓力,鐵路部門加開了齊齊哈爾、大慶、哈爾濱到鐵力的旅游專列,每日一趟。今年5月末,鐵力舉行了『中國北方鐵力旅游聯誼活動』,邀請各地旅游專家、學者、旅游從業人員、新聞媒體共同研究消費者的需要。今年夏季,鐵力旅游又推出了極具發展潛力的避暑休閑度假游、荷花觀賞游等旅游項目,延長旅游產業鏈條,鐵力旅游再上高峰。僅7月份,旅游接待人數達到20.69萬人次,旅游收入543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4.5%和106.3%。
興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
孟慶傑頗為自豪地說:『我們抓住旅游這個點,現在看是抓對了。近幾年,旅游業在鐵力著重發展的五大特色產業中異軍突起,帶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目前,鐵力旅游直接從業人員達3000多人,為下崗職工和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2000多個直接就業崗位。旅游旺季,哈伊公路鐵力收費站周末收費量比平時增加近2倍,日接待游客量最高達萬人以上。旅游業綜合性強、關聯度高、輻射面廣,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各大要素,幾乎涵蓋了傳統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是優化經濟結構的有效手段,是擴大就業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一片山水富裕一方百姓。發展旅游業也是建設文化大縣的重要載體,是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且有利於改善投資環境。
在大力發展旅游經濟,實現戰略調整的城市戰略轉型中,鐵力市委市政府確立了『政府主導、區域聯合、企業開發、社會參與、一體推進』的區域合作發展旅游業的基本原則,在旅游產業發展,線路設計和項目開發,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統籌規劃上聯手共建。舉全市之力,激發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旅游產業跨越式發展。
2004年末,鐵力市被國家旅游局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目前,鐵力出臺了《鞏固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成果工作方案》,由市長牽頭,市交通局、水務局、衛生局、環保局、文體局、物價局等各部門合力助推旅游發展,進一步完善鐵力現代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綜合素質,使旅游業真正成為鐵力的支柱產業,帶動和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