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他們把腦癱兒培養成博士研究生
2006-08-25 08:47:16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辛娜 張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點擊放大】
  父親望著楊佔文的獎學金證書,倍感安慰.

  東北網8月25日電 正常的孩子1歲大小便能叫媽喊爸、記一些簡單詞匯,而患有腦癱病的楊佔文3歲時只能發出『嗚呀、嗚呀』的聲音。母親李麗梅只要有空就和小佔文幾百次、上千次地重復這『媽媽』兩個字。每當小佔文『嗚呀』的叫喊時,李麗梅常常可以通過他的眼神和動作判斷他的意思,可是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一聲『爸爸』一聲『媽媽』叫得那麼清脆,李麗梅和丈夫心裡心急如焚,他們認定一個『理』,只要有空不是媽媽教、就是爸爸陪著練。小佔文3歲半時,當李麗梅從小佔文的發音中聽出他叫媽媽時,她一把抱住孩子,激動地淚水止不住流下來。

  小佔文5歲已經能認200多個漢字,可是每當小佔文說話時都需要父母在身邊做翻譯,他的發音模糊不清,只有父母能聽得懂。1986年,小佔文到了上學的年齡,李麗梅領著小佔文去離家很近的香坊區第二小學校面試時遇到了難題。面試的題目很簡單:『說出自己的名字、父母的職業、家庭住址』。看著前面的小朋友紛紛順利地回答完問題,李麗梅著實為自己的孩子捏了把汗。輪到小佔文上場回答問題時,李麗梅的心忽地揪成了一團,小佔文坐在板凳上嗚嗚呀呀地說著什麼。面試的老師搖頭說:『這孩子不行啊!』『老師,我這孩子可聰明了。您就留下試試看,不行我就領回去!』那位老師抬起頭,看到的是李麗梅浸滿淚水的眼睛。老師有些動情地說:『我也是母親,我能理解你,那就先留下看看!』

  能上學了,非過『說』這一大關不可!一路上,李麗梅不停地對小佔文說:『要想留在學校讀書,必須要把話說清楚,必須讓老師和同學聽懂!』那天回家,小佔文讓媽媽找出杜甫的詩集一字一字地讀,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直到小佔文高中畢業,讀課文練說話一直是小佔文每天的必修課。

  從日常生活中培養興趣

  提及智力開發這一問題,哈醫大二院的醫學專家告訴記者,由於不注意早期智力開發及重意志力的培養,一些殘疾人的智能潛力被埋沒了。楊佔文的成功,恰恰是家長、老師對他進行全面培養的結果。

  至今,在楊佔文家裡,他的母親依舊保留著用紅筆從1到10寫下的大大的阿拉伯數字。李麗梅依然記得從小佔文周歲時,每天早晨起來,她都要抱著小佔文念上20遍數字。

  小佔文5歲半時,已經學會了基本的加減法。從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讓小佔文記電話號碼。當電話維修工的楊樹本,每次攀到電線杆上修電話,都要暫時記下一些居民家的電話號碼,楊樹本在電線杆上乾活,杆下的小佔文便時常仰著小腦瓜看。他經常說出一些電話號碼讓小佔文記憶,最初,他每次只能記四五個電話號碼。後來,小佔文甚至一次就能記下30多個電話號碼。在變換的電話號碼中找尋記憶的規律,小佔文越來越愛和『數』打交道。

  培養小佔文的好奇心,是鼓勵他接觸數學的基礎。那一年的春節,楊樹本帶著小佔文到家門口裝上幾盞彩燈,看著父親一盞燈、一盞燈地對好正負極,一個個彩色的燈泡亮了起來,小佔文好奇地問『爸爸,如果把所有的燈泡都反過來裝還會亮嗎?』楊樹本笑笑說:『那你試試看!』結果,楊佔文將燈泡都反過來裝以後,五彩繽紛的彩燈亮了。『真奇妙!』望著眼前的彩燈,小佔文心中多了一份勇於嘗試的力量。

  百折不撓纔會成功

  小佔文的愛好是廣泛的。上小學2年級時,他已經是家裡的『棋壇高手』,無論是下象棋還是圍棋,爺爺和爸爸均已不是他的對手。隨著年齡增長,他逐漸認識到,只有勇於嘗試,敢於挑戰,纔能夠取得成績。

  小佔文的腦癱引起右側肢體運動受損,平時走路一撅一撅的很費勁。即便是這樣,父親還是要求小佔文掃地、打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力求讓他不依賴他人,會做了就有自信。小佔文7歲時,一次楊樹本讓小佔文去家對面的糧油店打醬油,小佔文一字一頓地說:『爸,我怕把瓶子打了。』『沒事,你就去打吧,如果摔倒了,一定把瓶子扔遠了,別再紮到自己。』小佔文一聽,便拿過醬油瓶,一步一顛地走向糧油店。

  1990年的冬天,小佔文第二次參加奧數競賽,因為解題失誤沒有獲得名次。回到家中,小佔文沮喪地趴在書桌上哭了。兩個月後,得知班主任劉老師又幫自己在奧數競賽中報了名,小佔文打了退堂鼓。比賽當天的早上,無論媽媽怎麼勸說,小佔文就是不肯出家門。『媽,我得不上名次,還要花那麼貴的報名費,我不去了!』聽到小佔文的話,李麗梅一下怔住了。她說:『比賽可以鍛煉你的腦子靈不靈,名次並不重要,更關健的是你肯不肯用心去做。』小佔文被說服了,他高興地參加了比賽,並獲得了全國奧數初中組比賽的第二名。

  培養好孩子家長也要『硬』

  要想讓孩子百折不回,做父親的就要以身作則。自打小佔文踏進校門的那天起,20年來經歷了大大小小二三百次的考試。每次開家長會,楊樹本總是認真地將老師給的正確答案和解法一道一道地抄在卷子背面,回到家裡挨道題幫小佔文總結。小佔文讀小學4年級時,期末考試得了個『雙百』。他一邊和爺爺下著象棋一邊心裡想:『這回爸爸肯定不會再挨道題幫我分析了。』晚上9點多鍾,剛開完家長會的楊樹本進了家門,他洗了一把手,便從帆布兜內掏出小佔文的卷子。『佔文,學習了。』小佔文吃驚地望著父親:『滿分還有啥可學的啊!』『老師把多種解法告訴了我,咱來一塊來看看。』

  至今,楊佔文家裡依然保留著他做過的400多份卷子,每份卷子上都寫滿了父親紅色的筆記。

  在哈工大圖書館的一角,楊佔文閱讀的書桌上放著母親給楊佔文做的布書包。這個布書包楊佔文用了10年,他從布書包裡掏出的演算紙,已經是成千上萬張了。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