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5日電 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多家商場的羽絨服反季賣場看到,包括很多知名品牌在內的許多品牌羽絨服的標簽上都標以『納米抗菌』、『生態抑菌』的字樣作為賣點,但據記者了解,8月18日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已向各羽絨服生產企業發出通知,叫停炒作『抗菌羽絨服』。
24日,記者在哈市道裡區一家大型商場的羽絨服反季賣場注意到,全場絕大部分品牌的羽絨服都聲稱可以抗菌,有些標簽上還有『中國抗菌標志產品』的標志。賣場的一位銷售人員對記者說,抗菌羽絨服是在服裝中添加了經過抗菌處理的羽絨,對細菌、霉菌有抑制作用。其他品牌羽絨服的銷售人員在推銷過程中,也都以『納米抗菌』、『生態抑菌』為主要賣點,向消費者推薦自己的產品。正在賣場挑選羽絨服的一位顧客對記者說:『以前買羽絨服從來不關心是否抗菌,但這兩年很多商家都以抗菌為賣點,弄得很多人產生這樣一個疑慮:羽絨服是否只有「抗菌絨」纔安全?』
記者在賣場發現,部分品牌羽絨服的標簽上印有統一的『抗菌標志』。據銷售人員講,要想獲得使用『抗菌標志』的權利,必須向有關部門申請。但據記者了解,目前沒有國家權威機構檢驗認定羽絨是否經過抗菌處理。
記者電話采訪了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的相關專家,專家稱,水洗羽絨按照標准加工即徹底消毒滅菌,無須添加任何抗菌材料。用作羽絨服、羽絨被填充物的羽絨,其加工過程主要是水洗、烘乾,而烘乾這道工序是在120℃的高溫蒸汽中持續30分鍾後纔完成的。因此可以斷言,如果企業按照標准正常生產,就已經具備了殺滅有害病毒、病菌的條件,所生產的羽絨無須添加任何抗菌劑就已經實現了徹底的消毒和滅菌。因此,在羽絨制品中添加抗菌、抑菌材料毫無意義。
哈市消協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很多生產商炒作『抗菌羽絨服』是一種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表現。據了解,抗菌材料價格十分昂貴,對羽絨制品添加這種材料,生產企業必將承受巨大的成本壓力,其結果是消費者替企業多花了沒用的錢。有些企業既要給自己的產品披上『抗菌抑菌絨』的外衣,又不想加大成本,於是花錢買一個『抗菌抑菌絨』的名義,用少量產品作秀,實際上大量產品並未使用抑菌材料,這無疑戲耍了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