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醫護人員被襲很尋常 精神病院頻演暴力劇
2006-08-29 16:06:5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高虹 王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9日電日前,普寧醫院一男精神患者將護士長趙春楊從3樓推下,導致護士長在搶救29天後死亡。據了解,精神患者傷害護士的事並不鮮見,那麼護士們是如何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同時,護理這樣一個隨時會『引爆』的群體呢?記者走進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感受護士們護理過程的艱辛和他們那種甘心奉獻的精神。

  初進病房

  膽戰心驚

  8月28日上午,在該院工作人員小偉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醫院病區。在病區大門前,兩名值班護士攔下了記者,在確定有醫護人員陪同後放行。小偉告訴記者,由於病區患者很多,患者病情不穩定時極易發生危險事件,外來人員必須有醫護人員陪同方可進入病區。

  陌生人的『闖入』立刻引來幾名病患的注意,他們直勾勾地盯著記者,表情木然。迎面走來一名男子,神情呆滯,見到記者咧了咧嘴。記者下意識地向小偉身邊靠了靠。小偉低聲說:『放心,這名病人只是幻聽,經常自言自語,不會威脅他人安全。』在緊閉的病房門上,記者發現每扇房門中間偏上的位置都有一個橢圓形孔洞。小偉說,這是為醫護人員觀察患者而設的。路過一間敞著房門的病房時,記者看到一名女患者邊靜點邊『嘿嘿』地笑。一些熟悉小偉的患者上前打招呼,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圍上來,記者不由得緊張起來。

  小偉介紹,醫院屬半封閉式治療環境,從2樓到6樓共分12個病區,500餘個床位,目前已收治300餘名患者。剛入院的都屬於需要進行一級護理的病人,隨著病情逐漸好轉,轉入二級和三級護理。

  患者襲擊家常便飯

  對精神病院的護士來說,被患者打罵是常有的事。每天面對不同程度的精神患者,應對一次次『突發事件』,精神病院護士們的神經時刻緊繃著。

  六療科的官瑞啟是該院的一名主管護師(職位低於護士長,高於護士),在工作的16年裡,遇到了很多種類型的精神患者。一個患有嚴重自傷性精神病的患者,入院前喜歡吞食如勺子、玉米棒等物品,入院觀察時尚未出現病癥。一天,這名患者突然發病,在官瑞啟面前吞下了整個牙刷。『那次真把我嚇壞了!當時,我和幾名醫護人員正對他進行強制護理,綁他的左手。這時,患者用右手從床下摸出一把牙刷,一下子吞了下去。我們掰開他的嘴時,見他喉嚨深處只剩一個牙刷頭了。』

  每天上班,神經都非常緊張。值夜班時,每15分鍾至30分鍾查一次房,不要說打盹,連報紙也不能看,最擔心病人自殘或自殺。官瑞啟說,接觸了這麼多年患者,最『殘忍』的要屬癲癇和人格分裂的患者。一般,這樣的患者在發病時攻擊性極強。2004年,一名女護士在護理一患癲癇性精神病障礙的患者時,患者突然發病,拽著護士的頭發朝牆磕。等醫護人員趕到救助時,這名護士已處於昏迷狀態了。

  1988年,李霞成了該院四療科的一名護士。『剛開始接觸病人時,最大的感受就是害怕。很多病人邊說話邊淌口水,有的則拎著褲子滿走廊轉,嚇得我只能貼著牆走。』李霞給記者講述了她遭遇攻擊的一幕。那天,她剛給一名男患者喂完藥,這名患者就要出門。她忙說,『需要請示主任。』正當李霞轉身准備離開時,這名患者從背後用胳膊勒住了她的脖子,大喊著『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守在門口的幾名男護士聞聲衝進屋,救下李霞。

  在記者采訪時,李霞的胳膊上還有抓痕。當時一名患者可能是剛到一個新環境有些害怕,3名護士准備強制讓她休息。看有人靠近,這名患者突然飛起一腳,踢在了第一個靠近她的護士臉上。李霞和另一名護士趕緊衝上去,結果病人將她們三人的胳膊抓得滿是傷痕。

  2003年12月走上工作崗位的張義榮仍是滿臉稚氣。接觸了一名患有異性妄想癥的患者後,她纔真正感到自己從事的工作的危險性。2004年6月一天的早晨,張義榮看守病區大門時,一名患有異性妄想癥的男患者朝大門方向走來。張義榮以為他想出病區便准備攔住他。可是,這名男患者直奔她來,一把掐住了她的脖子,把她擠在牆上。從患者的眼神裡,張義榮意識到,病人將她當成了自己的女朋友。張義榮只覺得一陣窒息,忙用手死死抓住病人的手。這時,很多病人湧上來,有的抓張義榮的衣服,有的拽病人的手。張義榮的意識開始模糊,只感覺脖子火辣辣地疼。等到聞聲趕來的醫護人員將張義榮救下時,張義榮的脖子已被抓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在防備患者攻擊的同時還要監督患者的治療。由於患者很多神志不清,即使出現感冒、發燒,他們也不知道告訴護士。因此,護士要常給患者做檢查。每到吃藥時,護士讓患者當面將藥吃下再張嘴檢查。對於不配合的病人,護士們常要用盡渾身解數。

  

  加強培訓

  自我保護

  該院院長張聰沛講,剛入院的精神患者不承認自己有病,對醫院的環境存在恐懼。在這些患者眼裡,醫院是無自由的,時間長了就產生抵觸情緒。1994年開始『一專科』對住院的精神患者由封閉式管理轉為半封閉式的管理,患者的空間不只局限於病房內。在醫護人員的監督下,患者可以在醫院的周圍活動,也可以在家屬的帶領下外出。這種人性化的管理加快患者病情恢復,患者自殘、自殺和傷人等事件較以往減少了80%。

  但對於精神患者的護理上,醫護人員被患者意外傷害的風險依然很大。因為精神患者經常突然發病,醫院的近200名臨床護士基本都挨過患者的拳腳。對此,醫院規定每位進入病區的患者和家屬身邊不允許攜帶任何刀具、玻璃瓶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危險品,定期查房,如發現立即沒收。他們對每位護士都要進行定期的培訓,向護士們詳細地介紹不同類型的患者,及其發病前的征兆和發病時的應對措施,特別強調在護理過程中如何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一般醫護人員在護理患者時,首先要確定自己在發生意外時呼救有人接應。年輕的護士在獨立工作前都會由一名有多年豐富經驗的護士進行指導。為維護臨床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醫院為每位醫護人員購買了人身保險,一旦發生意外,確保能將醫護人員的損失降到最低。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