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電 30日,本報記者從哈爾濱出發趕赴青海省西寧市。在那裡,本報記者將代表黑龍江唯一參與媒體和隊員,與全國各地『雪花啤酒·勇闖天涯探源長江之旅』的媒體、環保志願者、中科院科學家等開始為期15天的長江源環保踏訪活動。
在中國地圖上,沿著北緯30度的緯線有一條彎彎曲曲的藍線。從西向東,橫亙萬裡,如同一條飛舞的綢帶牽系著億萬人的心,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
長江源雖然也有南源、北源和正源之說,但因長江源區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多被認為屬於人的生命禁區而人跡罕至。那裡雪山綿亙,冰川蜿蜒,湖泊廣布,沙丘起伏,泉群出露,沼澤連片,凍土成帶,水系發育,河川眾多,是典型的『辮狀水系』。本報記者將在踏訪中為龍江讀者一一揭開長江源頭的神秘面紗。
從9月1日起,本次踏訪活動為期15天,行程3600公裡,海拔高度也將從哈爾濱的145.1米爬昇到格拉丹東的5380米。本報記者從哈爾濱飛抵西寧後,經都蘭、格爾木、沱沱河、雁石坪,最終到達長江源頭格拉丹東冰川進行考察。途中,探索隊將從西寧乘火車趕赴格爾木,隨後踏查從格爾木到沱沱河沿途的生態狀況、親近納赤臺神泉、瞻仰索南達傑紀念碑、穿越昆侖山口。其間,還將在索南達傑保護站進行環保捐贈活動,為保護藏羚羊貢獻心力。
參加本次探源長江之旅活動的主要是雪花啤酒在國內公開招募的多名環保、戶外探險志願者等。多次進入青藏高原腹地考察,對其地貌進行過深入研究的中科院地理所的著名地貌與環境專家李炳元和曾經多次考察長江、黃河源,參與《再說長江》的科學考察和拍攝活動的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地貌專家尤聯元也受邀參與活動,並將圍繞長江源展開一系列科研工作。
踏查期間,本報將記錄本次活動的全過程,集中展現青藏高原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以及長江源頭的生態環保現狀。同時,在通訊能夠暢通的基礎上,還將以日記的方式將采訪中的花絮和親歷感受與龍江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