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張左己調研時強調從實際出發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2006-09-04 09:47: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焦明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4日電 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2日至3日就縣域經濟發展、環保、防汛等工作先後到肇州縣、肇源縣考察調研。張左己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好省委九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進一步加快發展縣域經濟。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切實加強水質監測,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要繼續保持高度警惕,落實各項防范措施,確保全省汛期安全。

  職教興,則縣域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大對農民工的培訓力度,提高勞動力轉移的檔次和質量,對於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是促進縣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措施。在肇州縣職教中心,學員們深有感觸地打出了『培訓改變命運,培訓創造財富』的標語。職教中心負責人介紹。這裡的很多學員都是在外打工遇到困難後,又回到學校接受培訓的。張左己說,外出務工沒有一技之長,不掌握一項技術不行,要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技能水平和競爭能力,使勞務輸出由數量輸出向技能輸出方向發展。在肇源縣技工學校,電焊等熱專業實行訂單培訓,供不應求。學校負責人說,現在一個班只能培訓50人,而手裡的焊工需求訂單已達700多人。張左己要求相關部門和地方負責同志要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和培訓工作,加大投入,整合資源,理順管理體制,在現有基礎上,把師資、設施設備充分地利用起來,不斷擴大培訓規模,滿足市場需求。

  黑龍江凱豐紙業有限公司、肇州同人麻業有限公司、肇源羅姆斯制衣有限公司均是當地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重點項目。當得知這些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使當地大量剩餘勞動力實現就業時,張左己十分高興。他說,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是抓企業、上項目。單是讓這麼多年輕人實現就業,就很有意義。

  市縣政府要為這些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大力扶持這些企業的發展,在創造利稅的同時帶動就業。黑龍江天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依托肇源的資源優勢發展起來的外向型民營企業,和羅姆斯制衣有限公司一樣,產品主要面向俄羅斯市場。張左己對此給予肯定。肇源縣不是邊境地區,卻同樣能發展外向型企業值得深思。希望外向型企業要在開拓市場、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上下功夫,打造品牌優勢,不斷擴大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肇源皮革工業園區是哈大齊工業走廊的重點項目之一,張左己考察了入區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當得知園區產品主要銷往俄羅斯,並且市場前景看好時,他說,要針對俄羅斯的市場需求,在引進發展輕工產品上下功夫,重點發展俄羅斯市場銷路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環境污染小的項目。在檢查了園區污水處理廠,詳細了解了生產污水處理情況後,張左己強調指出,在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工作,要把節能降耗、減少污染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加強生態環保建設。張左己還來到肇源新港,考察港口建設工程和肇源港橋經濟區的建設情況。他希望當地充分利用好這一口岸,促進物流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為區域經濟參與國際循環創造良好的條件。

  張左己強調,省委九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進一步加大了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各地政府及部門一定要吃透、用足各項支持政策,結合本地實際,使每一項扶持政策都能與本地有很好的銜接,將政策效益最大化。要創新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充分依靠自身比較優勢,不拘一格地確立和發展優勢特色突出的主導產業。要用名牌戰略提昇縣域競爭力,下大力氣培養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產品和品牌。對一些初具雛形的地方區域品牌,要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大品牌效應;努力使我們的優勢資源效益最大化。要樹立『經營城鎮』新理念,做到以城養城。深度挖掘城市資源,切實把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搞到位,築巢引鳳,增強城鎮對產業和人口的集聚能力。要通過強化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縣域經濟的發展質量。

  調研期間,張左己還來到我省境內松花江流域環境監測第一站——肇源環境監測站,看望慰問工作在水質監測一線的乾部職工。張左己向為防控松花江水污染做出突出貢獻的監測人員表示親切慰問,並詳細了解了松花江水質監測情況。張左己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不斷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希望監測站的全體同志再接再厲,恪盡職守,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出色的工作業績,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為確保哈爾濱以及我省松花江全流域的飲用水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張左己還頂風冒雨,乘船檢查了松花江、嫩江流域的防汛工作。他要求各地政府及部門克服麻痺思想和松懈情緒,繼續加強水情監測、預報,落實各項防范措施,確保大江、大河和水庫安全度汛。

  省直有關部門及大慶市主要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