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逐步推進向市場化轉變 培育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2006-09-18 11:13: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崔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8日電 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無一例外的都有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和競爭氛圍,企業間能夠緊密合作,知識和技術外溢效益顯著,競爭力大大增強。在打造哈大齊工業走廊過程中,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是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途徑,為此,我們要作好以下工作。

  逐步推進從要素供給支持向市場化轉變

  國際產業發展經驗表明:在市場機制作用下自發形成的產業集群競爭力大於政府扶持、人為組合而成的產業集群。發達國家的產業集群大都是在市場機制健全的條件下形成的,其自發性大於構建性。而發展中國家的產業集群多數是構建性大於自發性。這類產業集群本身存在著先天缺陷,即缺乏應具備的自組織和自增強的內在調節機制。

  目前我們在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建設中,在某種程度上存在政府主導色彩,政府出臺了各類優惠政策吸引企業來集聚,並提供包括土地、資金、基礎設施等各類硬件要素上的支持,這類產業集群在初期可能會形成一定的優勢。但由於缺少自我組織的加強機制,隨著競爭的加劇和市場變化,各類要素成本上昇,對本地競爭優勢的積累並不十分有利,對產業集群的培育也無太多的幫助。所以我省在工業走廊建設過程中,要預見性地避免一些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我們要依據我省實際,逐步實現從要素供給制向市場化推進的轉變,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特別是發揮本地的主業突出、多元投資、綜合競爭能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作用,尋找和吸引相關企業實現集聚,同時側重於企業文化傳播和知識擴散效應,增加企業間交流與溝通渠道,關注產業集群內部企業之間、企業與其他主體之間的相互聯系對知識創新、生產效率的影響,通過建立市場化運作機制,增強集群自身的組織功能和競爭優勢。

  培育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根據國際產業的發展趨勢,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能實現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所謂創新型產業集群就是具備不斷自我強化的內在潛力。創新型產業集群離不開區域創新系統的支橕,即集群內不同的產業、上中下游產業彼此間相互能夠形成高效運行的共生系統。這個創新系統形成主要來自於企業的支橕機構,如:政府、大學、研究所、中介機構、行業協會、金融風險投資機構和發達的供應商群體等等。

  區域創新系統的建設,離不開政府的積極推動。我省在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過程中,不僅著眼於國際競爭優勢的培育,更要注重創新系統的培育。政府要通過識別核心企業,有選擇地引進和扶持產業內極具競爭力的企業或一些公共機構、智囊團體、改善集群結構,強化現有產業園區的資源整合和有機連接。要鼓勵企業以合作和網絡化為目標,形成核心網絡,為區域提供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發展迅速的企業。要注重引導群內企業形成非營利組織、行業協會,通過舉辦各種正式和非正式活動,聯系企業家、企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通過正式與非正式交流,構建完善輔助網絡,提昇集群創新文化水平、優化社會風氣,使產業集群能夠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通過自我強化、自我創新,保持競爭優勢。

  引導鼓勵更多的產業部門發展產業集群

  產業發展規律表明,不同的產業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關聯,我們可以根據關聯程度的大小,發展跨行業和地區的復合式產業集群,不僅能使不同的產業共享彼此帶來的外部性和規模效應,提高綜合競爭力,還可能形成新的增長點或新的產業。

  目前我省的產業集群戰略應用主要集中在裝備制造、汽車、石化、高新技術產業、醫藥食品等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提高競爭力的課題,都需尋求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從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的角度出發,政府還應注意支持和鼓勵相關產業部門的集群化發展,要關注多個產業間的關聯性,以某個優勢產業或特色產業為核心,共同組成一個復合式的產業集群,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不僅在傳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中采取集群戰略,在旅游產業、文化產業、體育產業中也都需要用產業集群的思維進行交叉規劃和融合發展。

  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還處於產業集群的初級階段,政府除了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資金保證,改善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等集群發展的硬環境外,更要致力於為集群發展營造一種適合創新發展的氛圍和軟環境,包括正確引導集群發展的法律法規、產權保護、金融財政政策、勞動力供給、可持續發展等公共政策;引導形成技術擴散、知識溢出的創新網絡,快速將科技信息和知識轉化為新產品,幫助企業不斷地解決在創新中的難題,促進集群不斷在創新中發展。

  (作者為哈爾濱市委黨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