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亂髒擠雜 學生校外"小飯桌"想說愛你不容易
2006-09-18 14:41:0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閆雪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8日電 新學期開始,記者走訪哈爾濱部分小學時發現,讓學校和家長頭疼的不是教學業務和學校管理,而是學生們的吃飯問題。個別小學校由於食堂空間有限,很多學生不得不選擇校外就餐。然而,校外就餐所帶來的衛生隱患又成了家長的鬧心事。經過政府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如今市民基本上能夠吃上『放心肉』、『放心菜』,眾多家長同樣希望通過政府部門的規范管理,能夠讓孩子們盡快享受到『放心小飯桌』。

  家長著急學校無奈

  王先生的孩子今年剛上小學,上學第一天全家人就因為孩子的午飯犯了大難。孩子所在的安靜小學校沒有可供學生就餐的食堂,大多數學生都自己帶飯。然而,作為雙職工家庭,王先生兩口子根本沒有時間為孩子准備午飯。孩子自己到外面買著吃他們又不放心,校外的一些『看護班』雖然比起路邊攤好些,但衛生管理等方面又沒有保障。如何解決孩子吃飯問題成了王先生一家的煩心事。

  面對學生午飯難題,安靜小學校教導處主任崔梅表現出了無奈。『由於師資力量有限,學校不能為學生配備就餐的食堂,學校也很無奈。』崔梅說,安靜小學一共有學生1000多名,一直以來,學校都鼓勵學生自帶盒飯,中午在教室就餐,不希望學生到外面就餐。一來衛生情況無法保證,二來給學生帶來安全隱患。現實情況如此,校方也無能為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市很多小學都沒有為學生設立專門的食堂,大多數學生都是自帶午餐,在教室內用餐。

  『小飯桌』隱患重重

  面對如此現狀,寄居在學校周邊的一些家庭『小飯桌』應運而生,並且發展迅速。

  13日,記者來到位於道裡區新陽路小學旁邊的一側居民樓。樓內開了兩家有『小飯桌』的『看護班』。在四樓的『愛心看護班』內記者看到,房間和正常的居民樓沒有任何區別,在狹小的兩間屋子內設有24張桌子,每張桌子可容納兩個人。廚房內,餐具浸泡在一個大盆內,還沒有衝洗。廚房用具極其簡陋,碗筷混放在一起,沒有專業的消毒設備。據房間一位姓牛的女士介紹,每天中午新陽路小學有70左右名同學在此用餐,晚間在這裡做作業的學生近50名。每個學生每月午餐費80元,如果需要晚間看護寫作業和輔導一個月就是120元。『我們輔導老師都是名校退休的老師,資質肯定沒問題。現在位置都快滿了,如果想來就得抓緊時間。』她說,在新陽路小學周邊像這樣的看護班有5個,而且還在增多。

  在隨後的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居民樓內開設的『小飯桌』一般都是條件簡陋、飲食安全沒有保障,生熟食及廚房用具很難做到分開,餐具不能定期消毒,僅僅是用自來水衝洗一下,無法實現專碗專筷專用。調查發現,不同地方,收費從80元~150元不等。幾乎所有的『小飯桌』都沒有工商和衛生部門的許可,也沒有一家『小飯桌』與學生家長簽訂過什麼合同或協議。同樣,幾乎所有的『小飯桌』都存在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

  誰來規范『小飯桌』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小飯桌』從業者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多為下崗、退休等人員,普遍缺乏必要的餐飲管理經驗、衛生和食品營養知識。而且,『小飯桌』幾乎都是無工商營業執照和衛生防疫證,從業人員也大都沒有健康證,消防安全許可證、稅務登記證更無從談起。

  具體應該由哪些部門來規范『小飯桌』呢?哈市教育部門表示,校外的『小飯桌』沒有被納入教育部門監管范圍。哈爾濱市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衛生部門還沒有給任何一個家庭式的『小飯桌』發放過衛生許可證。工商部門表示,『小飯桌』的管理可以說是一個空白。目前哈市還沒有針對『小飯桌』具體的管理標准。由誰管、怎麼管還不明確。即使有衛生許可證,在居民樓內開辦的『小飯桌』不屬於門頭經營,工商部門也不會對其頒發工商執照。

  學生家長王剛認為,可以說『小飯桌』的出現滿足了一部分家長和學生的需求,而且這種需求呈上昇趨勢。既然有需求,就應該制定相應的規范,促進其健康成長。從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發,政府部門應該把『小飯桌』管起來,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定、標准,明確權責義務。工商、衛生等部門應該相互協調,共同促進『小飯桌』的良性發展。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