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0日電 位於黑龍江賓縣滿井鎮新城村紀家屯的一處金代古文化遺址16日被一伙施工人員摧毀。省內文物保護專家驚呼:『這是我省發生的一次有組織的破壞古文化遺址事件。』
19日上午,記者隨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來到紀家屯一號金代遺址所在地,這處遺址位於賓縣滿井鎮新城村紀家屯。在這處緊鄰修路工地的現場,記者看到破壞區域長度達到近百米,在現場散落著大量的陶片、骨骼、紅燒土等,幾名考古工作人員正在遺址殘土中清理。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偉告訴記者,今年8月他們按上級要求對『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施工區和附屬公路上的8處古文化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考古所共派出四支考古工作隊,對大頂子工程急需動土施工的區域進行考古工作。9月16日凌晨,在紀家屯一號金代遺址區內,考古人員在進行前期的埋樁、拉線、布方等工作時,修路施工人員以考古工作會影響工期且沒有接到大頂子山指揮部指令為由,不許他們在這裡進行考古工作。考古人員在向施工方介紹了該遺址的重要性和受法律保護的情況後,又與大頂子山指揮部多次聯系,而現場施工人員竟然拒絕大頂子山指揮部指令,就在當日中午考古人員返回駐地時用大型工程機械把遺址區徹底摧毀了。
在考古人員返回破壞現場時,破壞者立即離去。考古人員驚訝地發現,這處古跡的『文化層』已經全部被毀,遺址失去了考古價值。考古人員找到還在現場附近作業的挖掘機司機,他說是工頭組織乾的。考古人員向警方報了警。
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指揮部協調處張旺達處長說,這次已經是大頂子山工程開工以來發生的第二起破壞古跡遺址事件,指揮部對這件事非常重視。這次是個別施工單位不聽指揮,是施工單位個人的行為,他們要自己承擔責任。
隨後,記者找到了負責這一標段公路施工的項目經理曹立波,據他介紹,他們知道這裡有文物古跡,進行考古工作確實會影響他們施工工期,但不是他讓人去挖的文化遺址,這次責任應該由施工隊來承擔,是挖掘機司機的個人行為。
19日下午,記者來到賓縣公安局滿井派出所。據該所徐國軍所長稱,事發後警方已經立案調查。據挖掘機司機薛某交代,當日在現場指揮這次行動的是施工隊一個小頭目秦某,挖掘深度有0.8米,而秦某交代稱是按照這一標段經理曹立波的指示進行施工的。
黑龍江省文化廳基建考古辦公室副主任、黑龍江省文化廳文物保護處副處長蓋立新認為,古代遺址不可再生,像這樣大規模破壞古文化遺址的事件十分罕見。